发布时间:2025-02-06 20:07:11
长沙铜官窑遗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铜官镇至石渚湖两岸约5km的范围内,是一处重要的唐代窑址。总面积100多km²,始建于唐初,衰于五代。遗址在1965年和1978年进行过两次试掘。主要窑区分布在兰岸嘴、瓦渣坪、兰家坡一带,现存13处窑包。出土的瓷器品种多样,造型优美,瓷塑动物玩具生动,褐绿彩绘人物、动植物、自然景物等器物图案新颖多变,反映了唐代瓷器制作工艺的高超水平。器物上的题诗、款识等文字是长沙铜官窑瓷器的重要特征,证明中国瓷器釉下彩工艺最迟始于唐代。铜官窑瓷器曾远销国内外,遗物在陕西、辽宁、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湖北、广东、山东等地均有发现,甚至在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等国也有发现,英国、美国、瑞典等国博物馆也藏有此窑的精品。长沙铜官窑未见于文献记载,其发现对研究中国的陶瓷史具有重要价值。
该遗址在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国家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为两个窑区,一是铜官镇窑区,沿江千余米,包括蔡家氹、沙湾寺和誓港3处。另一个是石渚湖区,窑址分布在石渚湖南北两岸,面积约20多万平方米,分布在觉华山、陈家坪、兰岸嘴、长坡、王田坪、石渚等处,包括17个地点。兰岸嘴一带的遗迹保存较好,当地俗称瓦渣坪,因此长沙铜官窑遗迹旧称瓦渣坪窑。
资源窑区一带蕴藏着丰富瓷土资源,在半边山、觉华山保存有古代开采瓷土的洞坑遗迹。石渚湖窑区现存圆锥状窑包20余处,窑包附近大都保存有窑场遗迹。1978和1983年曾清理了3座窑,皆为沿山坡建造的“龙窑”,其中陈家坪窑保存较完好。窑床斜坡式,长34米,宽近4米,坡度约20度,火膛、火门以及风道、烟孔、烟道、窑床壁用土砖砌成,从第9层砖开始起券,底部有多层烧结面,窑内残存有匣钵等窑具。
扩展资料
中国唐、五代瓷窑遗址。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铜官镇至石渚湖一带的湘江岸边约5公里的范围内,总面积100多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1~3.2米。烧创于唐代初期,衰于五代。该窑未见于史书著录。1956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文物调查中发现,1957和1959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故宫博物院和湖南省博物馆先后调查了石渚湖北岸瓦渣坪的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