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20 14:53:44
端午节过后插的艾可以摘下来。
艾是中国人最早认识的药用植物之一。战国时《孟子》中记载:“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艾这种植物,它能散发出一股异香,点燃后愈加浓烈,并有很强的穿透力,被中医广泛使用。端午在门上悬挂艾草的习俗,据说来源于这样一个传说。
端阳节是指阴历五月初五日这一天,在河北冀州市一带习惯叫做五月单五。在这一天,大家都喜欢在家门口的香盘上插艾。这个香盘是一种陶制器,平底,带虎头,虎头的两眼和嘴上镶嵌着插香艾的小眼,一共三个。香盘就像茶杯口那么大,门前两边的墙上,一边设一个。个别没有香盘的,这一天就干脆把艾捆成小把,挂在门上。这门前插艾的风俗,相传是有来头的。
那好是在明朝的时候,朱洪武坐天下。朱洪武把他的第四子朱棣封为燕王,叫他去扫灭北方的元兵,就是人们常说的“燕王扫北”。燕王从南京一路往北京杀来。他所到之处,不管元兵百姓,走一路杀一路,杀的人可多了,血流成河。
这天,正是五月初五,燕王带兵走到冀州地面,见一个妇女身上背着一个大孩子,手里拉着一个小孩子,正往前跑。燕王见了觉得有点奇怪,就喊了声:“过来!”那妇人双腿“扑通”跪在燕王面前,连连磕头,求告:“军爷开恩,你要杀,就把我和我手里的孩子杀了吧,千万别杀我背上的孩子,求求您啦!”燕王自习一看,妇人手里拉的孩子不过三四岁,还挺瘦,背上背的孩子足有六七岁,也比那个孩子壮实,心里犯了疑惑,就问妇人:“为什么让我杀小的,留大的呢?”妇人哭着说:“这大孩子是我大伯哥嫂的骨肉,他们都被乱军杀了,临死前把这孩子托付给我,要是他被杀了,我就对不起孩子父母了,倒不如把我和我自己的孩子杀了。”说完,放下背上的孩子往后一推,自己和亲生的孩子走到前面等着燕王的刀剑。
燕王一见,惊叹这地方竟有这么大义的人,还是个妇人,这妇人心肠这么好,实在不该杀她。他叫妇人起来,说:“好吧,我不仅不杀你的侄子,连你和你的孩子我也不杀了,你呢,也别跑了,回家去吧,在你家门口插上一把艾,这就再没人敢杀你们了。”
妇人回了家,按燕王说的在门前插了一把艾。果然,乱兵到了门前,一看就走了,妇人一看这法真灵,就到处宣扬,很快,附近村里的人们也都在门前插上了艾,这样就保住了这一带好多人。
原来,门前插艾是燕王的一种戒令,凡插艾的人家都与燕王有各种各样的关系,谁敢闯入插艾的人家,就要杀头。
开始,人们在端阳节这天门前插艾,是为了纪念这个幸免于难的日子,后来,这意义逐渐的就变了,说成是能驱邪祛病,保平安。这样有人又特制了插艾的香盘。再后来又说成在端阳节这一天,必须在太阳出来之前采艾插艾才能大吉大利,免去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