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6 23:13:35
为毛茛科植物,以根状茎入药。有清热燥湿、泻水解毒的作用。主产于四川、湖北等地。
一、植物形态特征
原植物有两种即黄连(味连)和三角叶黄连(雅连)。
味连:株高20~25厘米,根状茎有数个分枝成蔟生长,须根多。叶茎生,3全裂,中央叶羽状深裂,边缘有锯齿。侧生叶不等的2深裂,花淡黄色。
雅莲:与味连主要区别是根状茎不分枝。叶片较短,中央裂片三角状卵形,齿缘常较宽。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喜冷凉、潮湿气候。忌于阳光和高温,故人工栽培需要遮荫,特别是苗期耐热能力更弱,随着苗气的增长,其耐热能力逐渐增强。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宜选择海拔高度1200~1700米的旱阳山为佳。坡度以20℃度以内的山地种植。由于黄连栽培年限长,密度大,且根多分布于浅层,故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表层腐殖质丰富,下层积水,保肥能力较好的沙壤土(俗称“上泡下实”)。
选择荒地种黄连,应在8~10月份清林,树木砍下后作为棚架材料,依山坡走向作畦,畦宽1.5米,沟宽20米,深10米,畦面成瓦背形。
2.繁殖方法
以种子繁殖为主,通常先播种育苗,再进行移栽。
①育苗。培育壮苗是黄连增产的关键之一。10月至11月份用经贮藏的种子,与少量细碎的腐殖质土拌匀撒于畦面,播后盖约0.5~1厘米厚的平细腐熟牛马粪,冬季干旱时还需盖草保湿。春季揭提覆盖物,以利出苗。
②搭棚架。苗期荫蔽度保持在80%,一畦一棚,棚高50~70厘米。
③苗期管理。间苗管理在3~4月长出1~2片真叶时进行。
3.移栽
每年有三个时期可以移栽,一个时期在2~3月雪化后,新叶未长出前。第二个时期是5~6月。第三个时期是在9~10月份,以第一个时期为最好。栽种时按行株距10厘米,正方形栽植,每亩栽苗5.5万~6万株,一般栽3~5厘米深。
4.田间管理
①间套作。黄连生长期还需要遮荫,故必须与高杆作物套种。主要模式有黄连与玉米套作。
②摘花蕾。从移栽第二年起,除部分种子用外,应摘除花蕾,以和增产。
5.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白绢病等。
四、收获与加工
一般在栽种后第5年收获,于10~11月进行。收获时,全株挖起,敲净泥土,齐根基部剪去须根。齐芽包剪去叶片,即新鲜黄连。
产地加工方法为上炕用火加温炕干,开始时火力不宜太深应逐渐加大,至干。趁热放入槽庄里,推撞掉残存泥砂。须根及叶柄即为成品。一般亩产干连75~200公斤。黄连的须根叶等含有山檗碱作为兽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