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6 20:30:29
家庭种可用小枝条就能种出来。枝条长度大约一个巴掌长,1/3埋进土里,2/3露在外面,刚种下去务必天天浇水,保持湿润,但不要积水,大约20天就可以判断它是否成功存活了。但是到了枸杞开花结果的阶段,水就不宜多,大约10天浇饱一次水就可以了。
一般说来10月份后是最好的插枝繁殖时机,当年栽当年就可以采收。但在湾区一年四季都可栽种,它不影响生长。每年7-10月是它的盛产期,花会一直开,枸杞果实也会一直结。这时你可以每天摘一些下来直接吃,怕有尘灰就简单冲一下水就好。10月采收完毕后,树上都没有果实了,这时可以买些除病害的农药回来喷,因为枸杞树叶容易长一种白粉病,像发霉似的。一年也就这时候需要喷些农药,其余基本不用。
一、栽培方法:枸杞喜冷凉湿润的肥沃土壤,耐寒,耐旱,耐风雨,但不耐高温,在贫瘠的路、沟、渠旁也能正常生长。
山坡、荒地、田野、庭院等向阳干燥的地方都可种植。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砂质壤土最好,低洼积水的地方不宜栽种。枸杞子(树)适应性很强,耐寒,地上部份 树苗在零下21℃低温不会冻死,耐碱,不耐干旱。 二、繁殖方法:主要为种子繁殖,其次为扦插和分株繁殖。种子繁殖:枸杞种子很小,千粒重只有0.83-1.0克,常温条件下,可保存4-5年,在20-25℃适温条件下,7天种子就能发芽。 发芽率60%左右,将干果实用水浸1~2天变软后,把种子选出,晒干。于农历3月下旬,温度17~20℃时播种,开浅沟条播,沟深3~5分,沟距30cm,每亩种量0.75~1kg,将种子拌火灭或砂土均匀撒入沟内,上盖土2~3分,踩踏后立即浇水,播后7天左右出苗,出苗后注意除草松土,间除过密及细弱的小苗,以使幼苗生长健壮。当年播种的幼苗至第2年春移栽。扦插繁殖:以气温达18~20℃左右为宜,植株发芽前,选1年生新枝,截成12~15cm长枝条,斜插在苗床中,保持苗床湿润,成活率可达90%。分株繁殖:是用从母株所生带芽的幼株栽种。移栽可在春季清明前后和7~8月雨季进行,但以春季移植最好。栽种时挖120~150cm深的坑,把苗放在坑内,使根部舒展,然后覆土踩实,并立即浇水,以保证成活,每亩栽500~600株。 三、田间管理:种植以后,应经常除草,天干旱,应常浇水。春季发芽生长前及收果后,为使植株生长健壮,应结合浇水、松土、锄草,施足肥。花期和果期应使土壤水分充足,否则结果不好。春夏季雨多,可不浇水。当枝条生长茂密,无法行走时,可每隔1株,移除1株(老树)到另一块地里种植。春季萌芽前,还应将不结果的徒长枝及枯枝剪去,以免消耗养分,影响果实产量。
修剪整枝。枸杞的分枝能力强,新枝生长旺,每年早春萌发前要剪去老枝,夏季剪去徒长枝,秋季剪去老枝与病虫枝。整枝可减少病虫害,增强通风透光,降低营养消耗。新栽植的枸杞苗,在主干高60厘米时去顶,选留3至5个侧枝。第二年将选留的3至5个侧枝回缩至30厘米,形成第一层树冠。以后逐年培养,使之形成三层“楼上楼”的树冠,增加挂果量。若制作盆景,可在第二年春季萌发前,将枸杞粗壮枝剪断扦插,来年即可开花结果。
采收
菜用枸杞1次扦插,可多次采收。扦插后至第1次采收,间隔期为春季50天,秋季40天,以后每10天左右采收1次。通常冬季每隔15天左右采收1次,夏季7天左右采收1次。采收标准:嫩梢长8―12厘米。采收方法:早晚用手摘或用快刀割。5―6月份为夏菜上市旺季,枸杞价格相对偏低,可暂停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