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答
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 装修问答
装修问答
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装修问答

装修问答

一亩地移栽幼苗樟子松的株距咋样最合理

发布时间:2025-02-07 02:17:28

(一)采种

天然樟子松林在15-20年后开始结实,丰年间隔期为3-4年,有时个别年份会出现小年。采种时间可以选择在春秋两季,秋季通常在9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春季则在3月上旬至4月中下旬。在结实中等年份,每株母树可采得约8斤球果,每人每日可采球果50-80斤,每斤约含40-50个球果,每个球果含有25-40粒种子。由于树龄不同,结果量和球果内种粒的数量也会有所差异。

球果坚硬不易开裂,因此种子调制较为困难。虽然露天晾晒简便易行,但脱粒时间过长,建议采用室内烘干法。将选净的球果放入分层木架的种并启盘上(或帘子上),在室内加温烘干,室内温度应保持在45-50℃(以上层为准),不宜超过50℃。经过3-4天,60%以上的球果开裂,此时可用手摇净种器或敲打振落脱粒。如果球果开裂不完全,可将球果放入40-50℃的温水中浸泡5-10分钟,浸透后捞出再烘干,2-3天后球果可大部分开裂脱粒。干燥过程中需勤翻动球果(每天5-6次)并经常检查室温,注意通风换气。一般球果出种率为1-2%,经过动翅筛选,种子纯度可达90%以上。

(二)育苗

1. 育苗地的选择: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质肥沃的沙壤土作为育苗地。如有条件,最好选择前茬是松、柞育苗地,因为这种圃地含有大量对松苗和生长有益的菌类,能促进幼苗的发育和增强抗性。但不宜在一块地连续多年播种,否则因播种地浇水次数过多,土壤板结,苗木生长不良,一般宜1年生与2年生松苗相互轮作。如果在沙性较大的土地上育苗最好多施一些河泥等有机肥料,以改良土壤,增强土壤吸水保肥能力,促进苗木根系发育和地上部分的生长。

2. 施肥:为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物理性质,育苗地应施足底肥,以保证苗木生长有足够的营养,底肥要用经过充分发酵的厩肥或堆肥,每亩施2-3万斤。施肥方法,在作床前将肥料均匀的撒在育苗地上,然后用犁或人工进行搅拌使肥料均匀的混合在耕作层土壤中。

3. 种子处理:为促使播种后种子迅速发芽,出苗整齐,增强苗木抗性,在播种前,种子应进行催芽。催芽方法有:雪埋、混沙埋藏、温水浸种等。

4. 作床:一般采用高床作业,床高10-15厘米,小步道宽50厘米,床面1米,长10米。作床时可先作下床,充分灌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再将步道土翻到床上搂平压实,并保持床面平坦,以免遭雨或浇水时,种子幼苗被冲淤,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

5. 播期:适期播种对促进种子发芽,保证苗齐苗壮,增强幼苗抗病能力是很重要。根据各地不同播种时期试验证明,平均地表温度达8-9℃以上时即可播种,一般在四月中下旬,大兴安岭林区适期为五月中旬。

6. 播种地的管理:加强播种后的管理是提高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的关键。

7. 苗期管理:在苗木生长期中应着重水肥管理,方能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增强抗性,达到丰产。

(三)造林

1. 在流动沙丘及半固定沙丘植松:在流动沙丘和半固定沙地上栽植樟子松、油松等针叶树种,关键问题在于如何保护小松树不受沙埋、沙割、沙打及风蚀危害。

2. 固定沙地植松:固定沙地杂草丛生,幼树和杂草争夺水分,因此,植松前要整地。

3. 栽植方法:多年来在沙地植松实践中,推荐的方法有小坑靠壁(垂直壁)法、隙植树法、明穴栽植法、机械造林和簇植法。

4. 栽植密度:造林密度直接影响着幼林林冠达到郁闭时间,林木的生产量以及木材的质量。为使栽植在贫瘠沙地上的幼林早日郁闭,因地制宜适当密植是合适的。

5. 造林后的管护:造林当年秋季,凡是成活率在85%以下的或幼株死亡不均匀地段,第二年须选择壮苗或比原来幼树稍大的苗木,按原来栽植的株行距补植。沙荒地区植松,栽后最初1-2年,除每年中耕除草2-3次外,冬季还应采取埋土越冬措施,以防幼树被风沙抽打及动物(牲畜、野兔、野鼠)危害。

本站热点

热点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