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1 11:57:07
大滨菊,又名西洋滨菊,属于菊科滨菊属,原产地在欧洲,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它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和充足的阳光,耐寒性较强,适应半阴环境,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在长江流域,即便冬季,其基生叶也能保持常绿。
大滨菊的形态特征显著,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茎高40至100厘米。基生叶倒披针形,具长柄;茎生叶无柄,线形。头状花序单生在茎顶,舌状花呈白色,具有香气;管状花两性,为黄色。其花期主要在6至7月,瘦果成熟期则在8至9月。
大滨菊的生长习性适应了温暖湿润的环境,加之耐寒和耐半阴的特点,使其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表现最佳。其栽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喜光性:在光照充足的地方栽植,大滨菊的长势、花色、花形、叶片均会更健壮。
喜凉爽性:秋季气候凉爽,气温相对稳定时,大滨菊的花色正常,生长健壮,且分蘖能力较强。
自繁性:大滨菊自繁能力很强,开花后花梗顶端抽干,地下部可分蘖生长新株,自繁比例约为1:10~15。
花期长:大滨菊花期长,平均可达149天左右,占全年的1/3。
大滨菊的栽培技术涵盖了栽前准备、分株选择、土壤选择、栽植方法、栽后管理等多个环节。
栽前准备:大滨菊可通过分株、播种或扦插繁殖。播种适宜于9月秋播,约7-10天发芽,发芽整齐。老株需隔年秋季分栽,花后及时剪除残花。实验大棚在11月初播种,给予充足水分,11月中旬进行幼苗的移盆。
分株选择:选择健壮、发育较好、无病虫害、无枯枝、烂叶的植株。
土壤选择:大滨菊喜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适应沙壤土、微碱或微酸性土。栽前深翻暴晒土地,消灭病菌孢子,除杂草,基肥随翻地时翻入,保持土壤湿度,耙平。
栽植方法:结合分株进行栽植,去除枯枝、烂叶、病枝、杂草。栽植深度为7~8厘米,过深影响翌年春季萌发,过浅会造成当年秋季风干。开沟或挖穴栽植,栽植后浇透水。
栽后管理:入冬前浇足定根水,萌芽出土后需充足而均衡的浇水量。当植株现蕾后可适当加大浇水量,掌握气温低少浇水,气温高多浇水的原则,以保证观赏价值。施肥时生长期每月施氮、磷、钾均衡的稀薄液肥一次,严格控制氮肥用量。
在园林应用中,大滨菊花朵洁白素雅,株丛紧凑,是优良的切花,适用于花境前景或中景栽植,庭院绿化或布置花境。也适用于花坛、林缘或坡地片植,点缀于岩石园、湖岸、树群以及草地的边缘,亦可盆栽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