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20 21:11:39
矮牵牛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种育苗和后期管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全年均可播种,秋播于10月至11月,春播于6月至7月。播种前需准备湿润的介质,种子播后保持22-24℃的介质温度,4-7天后出苗。出苗后,每出现一对真叶,施以50×10-6的氮肥,注意通风和逐渐增加光照。当种苗有2-3对真叶时,温度降低至18-20℃,每7-10天施0.1%的尿素或15-15-15复合肥,并继续通风防病,每1周左右喷施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移植时,秋播用13厘米营养钵,春播用10厘米,移植后控制温度在20℃左右,避免低于15℃影响开花。在光照方面,夏季无需遮阳,移栽后几天适度遮阳缓苗。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使用保护设施进行栽培。
浇水原则是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夏季生长期间,小苗初期应勤施薄肥,氮钾含量高,磷稍低,氮肥可用尿素,复合肥选15-15-15或高氮钾,浓度0.1%~0.2%。冬季则以复合肥为主,视生长情况追施氮肥。矮牵牛通常不需摘心,夏季进行一次即可。耐修剪,修剪失败后可再修剪,通过换盆和适当施肥,仍能保持良好质量。
病虫害方面,苗期主要防治猝倒病和茎腐病,用百菌清、甲基托布津防治;虫害如菜蛾、蚜虫、卷叶蛾,注意避免使用杀灭菊酯等可能造成药害的农药。冬季出圃的盆花,选用12厘米营养钵,冠幅20-25厘米,株形整齐,开花一致;夏季的则用10厘米营养钵,冠幅15-18厘米。矮牵牛适合长途运输。
扩展资料
多年生草本,常作一、二年生栽培; 株高15~80 cm,也有丛生和匍匐类型; 叶椭圆或卵圆形; 播种后当年可开花,花期长达数月,花冠喇叭状; 花形有单瓣、重瓣、瓣缘皱褶或呈不规则锯齿等; 花色有红、白、粉、紫及各种带斑点、网纹、条纹等; 蒴果,种子极小,千粒重约0.1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