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7 13:31:24
在中国,拥有自己的住房对多数人而言是一项挑战,这也解释了为何众多民众希望看到房价下降,尽管当前房价并未展现出下降趋势,反而持续攀升。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发布的数据,2020年11月,全国平均房价突破每平方米1万元人民币大关,达到10071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9%。在房价已然不低的情况下,普通民众购房的难度自然更大了。那么,在当前房价水平下,一个普通民众要工作多久才能买得起房?这个问题无疑是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购房所需时间不仅取决于房价水平,还与居民的收入状况紧密相关。那么,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如何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781元人民币,月均收入约为2642元。以这个数字计算,一个普通居民一年的收入大约为31704元,按照当前房价,仅能购买3平方米的房产。要购买一套90平方米的住房,则需要大约30年的努力。
幸运的是,大多数人在购房时并非仅凭一己之力,而是全家共同承担。以一个三口之家为例,理论上,家庭只需10年时间就能积攒足够的首付款。事实上,一项去年的调查显示,全国50个重点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为13.3,与个人计算结果相仿。
然而,这一计算假设了居民不需花费任何日常开支,实际情况下,购房所需时间必将更长。这两个数据清晰地表明,在中国当前的房价水平下,居民购房确实承受着不小的压力。而随着房价上涨7.9%,购房难度进一步加大。
好消息是,购房者通常会选择贷款购房,假设首付比例为30%,这意味着普通家庭通常只需3至5年时间就能筹集到首付款,这大大缩短了购房时间。尽管如此,贷款购房后,家庭仍需承受还贷的压力。过去,有网民因贷款压力巨大而表示不敢外出就餐,尽管近年来这种现象因房住不炒政策的实施而有所减少。
在房价给购房者带来巨大压力的背景下,未来房价走势如何?社科院预测,来年房价涨幅约为5%。这意味着房价将继续上涨,但涨幅放缓,居民购房压力将不会出现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