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1 09:45:25
晒脸是东北方言,有两种含义:
1、_瑟、得意忘形,有显摆的意味,可以理解为“给点阳光就灿烂”的意思,有时候根据语境不同也有开玩笑的意味。
例:
行啦!别晒脸(炫耀、_瑟)了,不就得了个二等奖吗?
2、给脸不要脸。是双方之间发生争执的情况下,其中比较强势的一方(甲)故意多次退让,想给弱势一方(乙)留点面子,借以化解矛盾。而乙方不但不就此罢休,而且自不量力,愈演愈烈。
例:
孩子不听话,母亲和蔼的说:“孩子,乖,要听话。”
孩子愤愤的说:“不听!!我就不听!!”
母亲接着说::“孩子,乖,不要任性哦~~听妈妈的话才是好孩子。”
孩子继续任性的说:“就不听,就不听!!”
母亲见状怒骂:“别给脸不要脸!!!是不是打你一顿你就听话了!!小兔崽子跟我俩晒脸!!!”
扩展资料:
其简洁、生动、形象、高昂,东北方言是北方方言中的一种 。 富于节奏感,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相吻合。
由历史的熔铸和自然的陶冶而形成的独特的多元性文化现象。东北方言具有多元性,研究东北方言的形成,有助于了解东北方言中蕴含着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
语言的发展是由中原地区向全国扩散的,尤其满族入主中原后关内汉族冲破封禁出关到东北地区谋生,俗称“闯关东”,还有清朝时大批流放人员来到东北,都给东北注入了中原语言和文化。
但由于发展的不同步和传输手段落后造成差异,有很多正字在传播中被误读,并约定俗成为方言。
如,东北人常说的“母们” (我们)、 “那旮沓”(那个地方)、农村称呼老夫妇为“老姑姆俩”(老公母俩)、 “干哈”(干啥)、 “稀罕”(喜欢)都是误读而形成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东北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