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答
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 装修问答
装修问答
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装修问答

装修问答

镫古同“灯”

发布时间:2025-02-06 18:58:26

在古代文献《楚辞·招魂》中,有描述为“兰膏明烛,华镫错些”的照明器具,这种灯具被称为膏镫,也称作锭、钉或烛豆。它是古代的照明工具,主要由青铜制成,构造包括上部的盘、中部的柱和下部的底座,有的还带有三足和柄。盘用于盛放膏脂,有的中心有锥形结构供插烛使用。

“镫骨”是中耳听骨的一部分,因其形状像马镫而得名,连接着砧骨和内耳。灯具的发展历程中,‘灯’字的写法经历了变化。最初的灯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不是现在的“火”字旁,而是“金字旁”的“镫”。‘镫’字源自‘登’,古代的豆,根据材料不同,有木豆、竹豆和瓦豆之分,其中瓦豆被称为‘登’。早期的豆形器物逐渐演变成可以点火照明的灯具,到了秦汉时期,铜灯如豆形灯,有了盘、钉柱和底座,被称为“烛豆”。这一形制的灯是我国最早且使用最普遍的。

秦汉时期的豆形灯,灯盘通常是直壁和平底,铭文有“锭”或“镫”之称。‘锭’与‘镫’在早期是同义的。而“灯”字直到南北朝时期才在《玉篇》中被收录,这反映了早期灯具以青铜和铁制为主,‘金’字旁的使用。随着青瓷技术的发展,灯具材质改用瓷器,‘火’字旁的‘灯’字便逐渐流行。

古代灯具种类丰富,如膏灯、卮灯、三足炉形灯等,有的还模仿动物、花木,如人佣灯、羊樽灯等。灯具的制作工艺和使用细节,如添加油脂和更换灯捻,都在文献中有详细的记载。例如,东汉人桓谭和刘伯师的对话中,提到了更换灯捻以保持照明的情景。膏灯加入了香料,点燃时散发出芬芳,而植物油的油灯则是在隋唐之后才常见。灯具的多样性和工艺水平,展示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生活艺术。

标签: 镫古同灯

本站热点

热点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