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26 14:32:05
1. 我国南北方原始人类的住房类型有明显差异,北方以“穴居”为主,而南方则以“巢居”为主。
2. 在南方潮湿的环境中,“巢居”逐渐演变成了早期的干阑式建筑。这种建筑适用于地势低洼、气候潮湿且多虫蛇的地区,具有通风、防潮、防盗、防兽等多种优点,对于炎热、潮湿多雨的气候非常适宜。
3. 干阑式民居是一种下部架空的住宅结构,其历史可追溯至约六、七千年之前。浙江余姚河姆渡的干阑木构被誉为华夏建筑文化的源泉,是中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实例。
4. “穴居”则是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的居住方式,天然岩洞被用作住所,分布在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进入氏族社会后,尽管生产力水平有所提升,建筑技术也有所进步,但在适宜的环境中,人工洞穴仍然取代了天然洞穴,并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更适应人类的生活需求。
5. 在黄河流域,由于黄土层的厚实、均匀,含有石灰质,且不易倒塌,人工挖凿的洞穴逐渐成为氏族部落广泛采用的居住方式。窑洞式住宅,即在黄土沟壁上开挖的横穴,也在山西、甘肃、宁夏等地广泛出现。
6. 穴居从最初的竖穴弯居逐步发展到半穴居,最终被地面建筑所取代,这反映了原始人建筑技术的不断积累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