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9 16:11:02
1.矿区地质特征
大排矿区是以铅锌矿为主并伴生有铁、锰、银、铜、钼等多金属矿产的大型矿床。位于永(安)-梅(县)上古生界坳陷带中段,政和-大埔深断裂带西侧,闽西南坳陷带之大田-龙岩次级坳陷中。其所处的闽西南地区是特提斯东西向构造与环太平洋亚洲大陆边缘北东向构造时空演化交替的典型地区,是永(安)-梅(县)-会(昌)多金属成矿带的主体,也是中国东南部重要成矿集中区。区域上发育的矿床有马坑超大型铁矿、紫金山超大型金矿、阳山铁矿、岩背锡矿等。
2.矿体地质特征
铅锌矿体主要赋存于下二叠统栖霞组中上部破碎大理岩、硅质岩、矽卡岩、滑石化糜棱岩等组成的破碎带中。栖霞组为一套浅海相碳酸盐沉积,由于遭受强烈的变质作用,岩石大部分已变质成大理岩、矽卡岩,该层位为矿区铅锌矿的主要赋存层位。矿体受破碎带控制,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平行产出(图1-7)。矿区共圈定铅锌矿体42个,其中,硫化铅锌矿体有35个,独立氧化铅锌矿体有7个。全区查明的铅锌资源储量中,硫化铅锌矿金属量占86.05%,氧化铅锌矿金属量占13.95%。此外,矿区还圈定了磁铁矿体9个、钼矿体8个、铜矿体5个、银矿体1个。
图1-7 福建省永定县大排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剖面简图
(据许乃政等,2008)
1—第四纪残坡积物;2—燕山晚期花岗闪长斑岩;3—硫化铅锌矿;4—氧化铅锌矿;5—硫化铜钼矿;6—地层界线;7—断层及其编号;8—构造破碎带;9—下二叠统文笔山组;10—下二叠统柯霞组
根据野外观察,结合镜下鉴定,大排铅锌矿按矿石物质成分可分为硫化铅锌矿石、氧化矿石、铁矿石。硫化铅锌矿石主要为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镜下可见脉状结构、尖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包含结构、镶边结构、共结边结构、乳浊状—定向乳浊状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有块状(团块状)、条带状、层纹状、浸染状;金属矿物以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辉钼矿、磁铁矿为主,次为黄铁矿;脉石矿物为透辉石、石英、绿泥石、方解石等。氧化矿石以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为主,镜下可见放射状结构、交代假象结构等;矿石构造以土状、块状及角砾状为主;金属矿物有硬锰矿、白铅矿和褐铁矿,次为黄铁矿、黑铅矿、铅矾、异极矿、软锰矿、硬锰矿、水软锰矿等;脉石矿物有玉髓-微晶石英、绿高岭石、高岭石、萤石等。铁矿石主要为半自形粒状结构,次为自形、他形结构,镜下可见脉状结构、尖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包含结构等;矿石构造有块状结构、斑杂状构造、浸染状构造、条带状、层纹状构造等;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铁矿,伴生少量赤铁矿、尖晶石、菱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榴子石、透辉石、次透辉石、方解石、金云母、绿泥石及石英等。
3.成因模式
通过成矿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床特征、矿石分布特征、矿石及围岩结构构造和成矿作用的分析,认为大排铅锌多金属矿床主要属层控矽卡岩矿床,成矿经历了沉积期、变质热液期、岩浆热液期、表生风化淋滤期。作为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成矿主要受构造、地层和岩浆岩控制。在构造控矿方面,矿体形态受浅层次褶皱逆冲推覆构造体系的一系列规模不等、倾向南东东的叠瓦状逆冲断裂和层间裂隙(破碎带)控制明显。在地层控矿方面,矿体赋存于一定的层位,即上石炭统经畲组—下二叠统栖霞组,该地层岩石基本以碳酸盐岩为主,含钙泥岩、凝灰质细碎屑岩、凝灰质硅泥岩等,是易于破碎并受交代的岩石。在岩浆岩控矿方面,区内主要岩浆岩为燕山晚期二长花岗斑岩,提供含多金属矿化热液,对沉积介质中的铁铅锌多金属起到活化、叠加、转移和富集的作用。
4.矿床系列标本简述
2012年,在深入研究了福建省永定县大排矿区铅锌多金属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及岩矿石类型后,采用矿区拣块法共采集标本20块(表1-3),类型主要分为矿石、围岩和岩石3类。其中,采集矿石标本8块,岩性主要为黄铜硫铁矿矿石、硫化铅锌矿矿石、硫化铜铅锌矿矿石、氧化锰铅锌矿矿石、磁铁矿矿石、黄铁黄铜矿矿石和黄铜矿矿石;采集围岩标本8块,岩性主要为大理岩、硅质岩、炭质粉砂岩、石灰岩、黄铁磁铁矿化辉绿岩、石榴子石透辉石矽卡岩、粉砂岩、矽卡岩化大理岩;采集岩石标本4块,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斑岩、强硅化花岗斑岩、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斑岩。本次采集的标本涵盖了大排矿区铅锌多金属矿的不同矿石标本、地层标本、顶板围岩及岩体标本类型,基本反映了该铅锌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及成矿背景。
表1-3 福建省永定县大排矿区铅锌多金属矿采集标本
续表
注:表中PbZn3-B代表福建省永定县大排矿区铅锌多金属矿标本,PbZn3-b代表该标本薄片编号,PbZn3-g代表该标本光片编号。
5.图版
(1)标本照片及其特征描述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B01
黄铜硫铁矿矿石。矿石呈黄绿色,他形粒状结构,斑杂状构造。矿石矿物以黄铁矿为主,少量黄铜矿。黄铁矿呈黄绿色,他形粒状,粒径1~3mm,含量20%左右。黄铜矿,呈铜黄色,他形粒状,星散状分布。脉石矿物以石英、透辉石为主,少量绿泥石、云母、透辉石等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B02
硫化铅锌矿矿石。矿石呈灰绿色、黄绿色、灰黑色、白色等杂色,半自形—自形粒状结构,条带状、斑杂状构造。矿石矿物以方铅矿为主,次为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呈铅灰色,半自形—自形粒状,粒径3~20mm,解理发育,含量10%左右。闪锌矿,黑灰色,少量。黄铜矿,铜黄色,呈团块状分布。脉石矿物为透辉石、石英、方解石等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B03
硫化铜铅锌矿矿石。矿石呈灰绿色、灰黑色,他形粒状结构,斑杂状构造。矿石矿物以闪锌矿为主,次为黄铜矿、方铅矿、黄铁矿。闪锌矿,黑灰色—黑色,他形粒状结构、粒径1~4mm,含量15%左右。黄铜矿,铜黄色,氧化面见锖色,他形粒状结构,粒径0.5~1.5mm。脉石矿物以透辉石为主,次为石英、方解石、绿泥石等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B04
大理岩。矿石呈灰白色—白色,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方解石为主,呈灰白色—白色,他形—半自形粒状结构,粒径0.5~2mm,个别较大,含量95%以上。少量白云石、石英、绿泥石等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B05
硅质岩。矿石呈灰白色—浅紫色,隐晶质结构,块状、条带状构造。矿物成分几乎全部由隐晶质石英组成,见少量绿泥石等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B06
氧化锰铅锌矿矿石。矿石表现为构造角砾岩,氧化铅锌锰主要以胶结物形式赋存。构造角砾岩呈黑色、橙色、灰黑色等杂色,角砾状构造。角砾成分为砂岩、粉砂岩、硅质岩、灰岩等,砾径2~10mm不等,个别较大,含量60%~75%。胶结物以锰质为主,次为铁质、黏土质等。岩石中普遍含氧化铅锌矿,肉眼无法分辨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B07
氧化锰铅锌矿矿石。矿石表现为构造角砾岩,氧化铅锌锰主要以胶结物形式赋存。构造角砾岩呈橙色、黑色、灰色、灰黑色等杂色,角砾状构造。角砾成分为砂岩、粉砂岩、硅质岩、灰岩等,砾径2~10mm不等,个别较大,含量60%~75%。胶结物以锰质为主,次为铁质、黏土质等,普遍含氧化铅锌矿,肉眼无法分辨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B08
二长花岗斑岩。岩石呈浅紫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成分为长石、石英。长石,呈灰白色、灰绿色、肉红色、暗绿色等杂色,短柱状,粒径1.5~6mm,含量20%左右。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结构,粒径约2mm,含量约5%。基质为长英质,全晶质或细粒结构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B09
炭质粉砂岩。岩石呈黑色,粉砂状结构,纹层状、板状构造。碎屑成分为粉砂级石英,含量约85%。胶结物为炭质,含量约15%。岩石发育2mm左右薄纹层,层面遍布植物茎、叶化石,并见不规则团块状黄铁矿零星分布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B10
石灰岩。岩石呈灰黑色,微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方解石为主,含量约95%,少量白云石。岩石发育网状方解石细脉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B11
强硅化花岗斑岩。岩石呈浅紫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成分为石英、长石。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粒径1~4mm,含量约25%。长石,浅紫、灰黄色,因硅化发育而使矿物颗粒边缘模糊,粒径为3~7mm,含量约10%。基质为长英质、隐晶质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B12
黄铁磁铁矿化辉绿岩。岩石呈灰黑色,辉绿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肉眼不易分辨。岩石中发育浸染状黄铁矿化,局部团块状,含量约5%。磁铁矿以稠密浸染状分布于岩石中,呈他形粒状结构,粒径1~2.5mm,含量约20%。岩石局部见星点状黄铜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B13
磁铁矿矿石。矿石呈黄绿色、铁黑色、褐黄色、白色等杂色,多呈半自形粒状结构,小部分为自形或他形粒状结构,条带状、斑杂状构造。矿石矿物为磁铁矿,铁黑色,半自形粒状结构,粒径0.5~2.5mm,含量约40%。磁铁矿以稠密浸染状或团块状赋存。磁铁矿以条带状、团块状赋存。脉石矿物主要为透辉石,少量方解石、石榴子石、石英等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B14
石榴子石透辉石矽卡岩。岩石总体呈灰绿色,夹铁色、白色、灰褐色等杂色,针状、放射状或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透辉石为主,次为石榴子石、方解石、石英等。透辉石,呈灰绿或翠绿色,针状自形晶,集合体呈放射状,长径1.5~5mm,含量约70%。方解石,白色或无色,半自形粒状,粒径2~10mm,个别大至20mm,含量约20%。石榴子石,灰褐色,半自形粒状,粒径1~2.5mm,含量约10%。岩石中局部见团块状磁铁矿分布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B15
黄铁黄铜矿矿石。矿石呈白色、黄褐色、黄绿色、灰色等杂色,自形粒状结构,斑杂状构造。矿石矿物以黄铁黄铜矿为主,少量磁黄铁矿。黄铁黄铜矿呈黄褐色,氧化面具锖色,半自形—自形粒状,粒径1~10mm,含量约50%。磁黄铁矿,黄绿色,半自形粒状,粒径约1mm,含量5%~10%。脉石矿物基本为方解石,结晶程度高,多呈半自形晶,粒径5~20mm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B16
粉砂岩。岩石呈深灰色,氧化面呈褐黄色,细粒砂状结构,块状构造。碎屑成分以石英为主,少量云母,粒径约0.1mm,石英含量90%以上。胶结物以硅质为主,次为铁质。岩石中发育一条厚2mm的规则石英脉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B17
黄铜矿矿石。矿石呈灰—灰黑色、白色、黄绿色、铜黄色等杂色,他形粒状结构,斑杂状构造。矿石矿物以黄铜矿为主,含少量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等。黄铜矿,铜黄色,氧化面见锖色,他形粒状,粒径0.5~1mm,多呈浸染状或不规则团块状分布,含量约5%。脉石矿物为方解石、透辉石、石英等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B18
矽卡岩化大理岩。岩石呈暗绿色、灰色、白色等杂色,粒状变晶结构,斑杂状构造。原岩为石灰岩,经热变质作用、热液接触交代作用而发生矽卡岩化。矿物成分以方解石、透辉石为主,含少量石榴子石、石英、黄铁矿、铁闪锌矿等。方解石,白色,半自形粒状,粒径1~10mm,含量60%左右。透辉石,暗绿或黄绿色,针状,集合体呈放射状,长径2~7mm,含量约35%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B19
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岩石呈浅肉红色、青灰色,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组成。石英,无色透明或烟灰色,他形粒状,粒径2mm左右,含量约30%。钾长石,浅肉红色,短柱状,粒径1~3mm,含量约33%。斜长石,灰白或白色,短柱状,粒径1~3mm,含量约32%。云母以黑云母为主,多已蚀变为绿泥石,含量约5%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B20
花岗闪长斑岩。岩石呈灰黑色、浅肉红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斑晶和基质组成。斑晶为长石和角闪石。长石,灰白色或浅肉红色,半自形晶,短柱状,粒径2~8mm,含量约10%。角闪石,黑或黑褐色,针柱状,长径3~8mm,含量约3%。基质隐晶质或细粒结构
(2)标本镜下鉴定照片及其特征描述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b05
硅质岩。粒状变晶结构,条带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Qz,约80%)和斜长石(Pl,约15%)。石英,呈他形,粒径约为0.1mm,无色透明,表面光滑,无风化物,正低突起,无解理,无双晶。斜长石,三斜晶系,无色,负低突起,发育聚片双晶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b09
炭质粉砂岩。粉砂状结构,板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Qz,约80%)、斜长石(Pl,约15%)和少量石墨(约3%)。石英,呈他形,粒径约为0.02mm,无色透明,表面光滑,无风化物,正低突起,无解理,无双晶。斜长石,三斜晶系,无色,负低突起,发育聚片双晶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b11
强硅化花岗斑岩。斑状结构,块状(条带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Pl,约30%)、方解石(Cal,约30%)、石英(Qz,约20%)和绢云母(Se,约15%)。斑晶为斜长石,呈板状,粒径约为2mm,部分斜长石经历了绢云母化作用,方解石呈条带状产出,颗粒粒径约为0.5mm。斜长石,三斜晶系,无色,负低突起,发育聚片双晶。方解石,菱面体解理、明显的闪突起、珍珠晕高级白干涉色。石英,无色透明,表面光滑,无风化物,正低突起,无解理,无双晶。绢云母,集合体呈鳞片状,具丝绢光泽,其为一种细小鳞片状的白云母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b12
含方解石石榴子石二长岩。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Pl,约45%)、石榴子石(Grt,约30%)、方解石(Cal,约10%)、钾长石(Kfs,约5%)和石英(Q z,约5%)。斑晶为石榴子石,呈粒状,粒径约为6mm,斜长石颗粒粒径为2~3mm。斜长石,三斜晶系,无色,负低突起,发育聚片双晶。石榴子石,等轴晶系,无解理,常具不规则裂纹,正高突起,显均质体。方解石,菱面体解理、明显的闪突起、珍珠晕高级白干涉色。钾长石,三斜晶系,无色,负低突起,具不明显的格子双晶,斜消光。石英,无色透明,表面光滑,无风化物,正低突起,无解理,无双晶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b14
石榴子石透辉石矽卡岩。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榴子石(Grt,约65%)和方解石(Cal,约30%)。斑晶为石榴子石,呈粒状,裂纹发育,粒径约为6mm,方解石颗粒粒径约为0.5mm。石榴子石,等轴晶系,无解理,常具不规则裂纹,正高突起,显均质体。方解石,菱面体解理、明显的闪突起、珍珠晕高级白干涉色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b20
绿泥石化花岗闪长斑岩。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钾长石(Kfs,约40%)、斜长石(Pl,约35%)、绿泥石(Chl,约15%)和少量石英(Qz,约5%)。斑晶为斜长石和钾长石,呈厚板状,粒径分别约为2mm和1.5mm,角闪石发生了明显的绿泥石化作用。钾长石,三斜晶系,负低突起,具不明显的格子双晶,斜消光。斜长石,三斜晶系,无色,负低突起,发育聚片双晶。绿泥石,单斜晶系,淡绿色,具弱多色性,干涉色低,为I级灰白,近平行消光。石英,无色透明,表面光滑,正低突起,无解理,无双晶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g01
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铁矿、赤铁矿、黄铁矿、闪锌矿及黑柱石等,少量黄铜矿、黝铜矿及方铅矿等。磁铁矿(Mag)含量约15%,早期(Mag1)多呈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被赤铁矿交代呈残余结构,被闪锌矿、方铅矿交代呈尖角状,粒径介于0.002~0.3mm之间;晚期(Mag2)交代赤铁矿。赤铁矿(Hem)含量约15%,呈自形—半自形板状,针状结构,交代磁铁矿呈残余结构,粒径0.001~1.0mm不等。黄铁矿(Py)含量约25%,多呈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被赤铁矿交代呈脉状或镶边结构,被闪锌矿、方铅矿及黄铜矿交代呈尖角状,粒径介于0.01~2.0mm之间。黑柱石(Ilv)含量约5%,呈不规则粒状结构,交代溶蚀包裹早期磁铁矿、黄铁矿、赤铁矿等,并被闪锌矿、方铅矿等呈尖角状交代,粒径介于0.01~2.0mm之间。闪锌矿(Sp)含量约1%,呈不规则粒状结构,尖角状交代磁铁矿、黄铁矿及黑柱石等,粒径介于0.01~1.0mm之间。偶见黄铜矿(Ccp)、方铅矿(Gn)和黝铜矿(Td)
矿物生成顺序:磁铁矿→黄铁矿→赤铁矿→黑柱石→闪锌矿→黄铜矿-黝铜矿→方铅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g02
主要金属矿物为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磁铁矿及赤铁矿等,偶见黑柱石、黄铁矿及黝铜矿等。闪锌矿(Sp)含量约8%,呈不规则粒状结构,交代包裹磁铁矿、赤铁矿,被黄铜矿、方铅矿穿插交代,粒径介于0.005~5.0mm之间。黄铜矿(Ccp)含量约5%,不规则粒状结构,呈乳浊状分布于闪锌矿中,尖角状穿插交代闪锌矿,交代包裹早期磁铁矿、赤铁矿,被方铅矿呈尖角状交代,粒径0.001~6.0mm不等。磁铁矿(Mag)含量约2%,早期多呈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被赤铁矿呈尖角状交代,被黄铜矿、方铅矿等交代包裹,粒径0.002~0.3mm不等,晚期交代赤铁矿。赤铁矿(Hem)含量约2%,早期呈自形—半自形板状、针状结构,呈尖角状交代磁铁矿,粒径0.01~2.0mm不等;晚期集合体呈脉状穿插分布于黄铜矿、方铅矿中。方铅矿(Gn)含量约1%,呈不规则粒状分布,交代黄铜矿、闪锌矿、赤铁矿及磁铁矿等,粒径0.002~3.0mm不等。偶见黝铜矿、黄铁矿(Py)和黑柱石
矿物生成顺序:磁铁矿→黄铁矿→赤铁矿→黑柱石→闪锌矿→黄铜矿-黝铜矿→方铅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g03
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少量黑柱石、磁铁矿及赤铁矿等。闪锌矿(Sp)含量约25%,呈不规则粒状结构,交代包裹磁铁矿、赤铁矿等,被黄铜矿、方铅矿呈尖角状或细脉状穿插交代,粒径0.005~3.0mm不等。黄铁矿(Py)含量约5%,呈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被黄铜矿、闪锌矿及方铅矿交代呈镶边结构,局部被黑柱石交代溶蚀,粒径0.01~1.5mm不等。黄铜矿(Ccp)含量约1%,呈不规则粒状结构,细脉状穿插交代闪锌矿、黄铁矿及黑柱石等,交代包裹早期磁铁矿、赤铁矿及黄铁矿呈包含结构,粒径0.001~0.5mm不等。方铅矿(Gn)含量约1%,呈不规则粒状结构,尖角状或细脉状穿插交代黄铜矿、闪锌矿及黑柱石等,粒径0.002~1.2mm不等。赤铁矿(Hem)含量约2%,早期呈自形—半自形板状、针状结构,尖角状交代磁铁矿,局部被方铅矿交代强烈呈残余结构,粒径0.01~0.2mm不等;晚期集合体呈脉状穿插于闪锌矿中。少量黑柱石(Ilv)和磁铁矿(Mag)
矿物生成顺序:磁铁矿→黄铁矿→赤铁矿→黑柱石→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g07
主要金属矿物为硬锰矿、白铅矿、褐铁矿,少量黄铁矿等。硬锰矿(Ps)含量约2%,呈微晶集合体分布于透明矿物中,局部可见其龟裂纹,内部结构呈放射状集合体,粒径介于0.001~0.02mm之间。白铅矿(Css)含量约8%,集合体呈纤维状、钟乳状分布,粒径小于0.02mm。褐铁矿(Lm)含量约2%,主要交代早期黄铁矿,自形颗粒完全保留其晶体形态呈假象结构特征,粒径介于0.01~0.2mm之间。黄铁矿(Py)少量,呈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分布于透明矿物中,多被褐铁矿交代完全呈假象结构,粒径为0.01~0.05mm
矿物生成顺序:黄铁矿→硬锰矿→白铅矿-褐铁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g12
主要金属矿物为辉钼矿、黄铜矿、方铅矿,少量黄铁矿、闪锌矿、赤铁矿及黝铜矿等。黄铜矿(Ccp)含量约1%,呈他形粒状结构,局部与黝铜矿、方铅矿呈共结边结构,粒径介于0.002~0.1mm之间。辉钼矿(Mot)少量,呈自形—半自形板状晶结构,可见方铅矿沿其颗粒边缘交代呈尖角状结构,粒径介于0.001~0.02mm之间。方铅矿(Gn)少量,呈他形粒状结构,沿辉钼矿颗粒间隙交代,局部与黄铜矿接触呈共边结构,粒径介于0.01~0.05mm之间。少量黄铁矿(Py)和赤铁矿(Hem),呈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分布于透明矿物中。黝铜矿(Td)偶见,呈不规则粒状结构与黄铜矿呈共结边结构产出,粒径约0.01mm。偶见闪锌矿
矿物生成顺序:黄铁矿→辉钼矿→闪锌矿-黄铜矿-黝铜矿-方铅矿→赤铁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g13
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铁矿,少量赤铁矿、尖晶石及菱铁矿等。磁铁矿(Mag)含量约60%,多呈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颗粒较为破碎呈碎裂结构特征,局部包裹细小的尖晶石颗粒呈包含结构或固溶体分离结构,被晚期赤铁矿交代呈细脉状或尖角状结构等,局部交代强烈呈残余结构,被晚期菱铁矿沿磁铁矿颗粒边缘交代,粒径介于0.01~2.0mm之间。赤铁矿(Hem)少量,沿磁铁矿颗粒裂隙及边缘交代呈尖角状或细脉状结构,粒径0.001~0.01mm不等。尖晶石(Sn)少量,呈自形粒状结构分布于磁铁矿颗粒中,可见其三角形及四边形等晶体截面形态,粒径介于0.001~0.01mm之间。菱铁矿(Sd)少量,呈他形粒状结构,沿磁铁矿颗粒边缘交代分布,粒径介于0.002~0.5mm之间
矿物生成顺序:磁铁矿-尖晶石→赤铁矿→菱铁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g15
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及褐铁矿,少量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及铜蓝等。黄铁矿(Py)含量约35%,呈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颗粒破碎呈碎裂结构,包裹磁铁矿颗粒呈包含结构,呈细脉状交代磁铁矿,被黄铜矿、闪锌矿及赤铁矿交代呈尖角状结构,局部交代较为强烈呈残余结构,粒径介于0.01~5.0mm之间。磁铁矿(Mag)含量约1%,多呈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被黄铁矿呈细脉状交代或交代包裹呈包含结构,被后期黄铜矿、赤铁矿等交代呈尖角状结构,粒径介于0.01~1.2mm之间。赤铁矿(Hem)含量约1%,呈自形长板状或针状自形粒状结构,可见其放射状集合体,交代磁铁矿、黄铁矿呈尖角状结构等,局部交代强烈呈残余结构,粒径介于0.001~0.2mm之间。黄铜矿(Ccp)少量,呈不规则粒状结构,与闪锌矿接触平缓呈共结边结构,局部呈尖角状交代黄铁矿、磁铁矿颗粒等,被铜蓝交代呈环边结构,粒径介于0.001~0.4mm之间。闪锌矿(Sp)少量,呈不规则粒状分布,与黄铜矿呈共结边结构,局部呈尖角状交代黄铁矿颗粒,被方铅矿交代呈尖角状结构,粒径0.002~0.2mm不等。少量铜蓝(Cv)和褐铁矿(Lm)。偶见方铅矿(Gn)
矿物生成顺序:磁铁矿→黄铁矿→赤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铜蓝→褐铁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铅锌锑银金矿
PbZn3-g17
主要金属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与黄铜矿,少量黄铁矿、黝铜矿、磁铁矿、赤铁矿、铜蓝及褐铁矿等。闪锌矿(Sp)含量约20%,呈不规则粒状结构,尖角状交代早期磁铁矿,被黄铜矿、方铅矿呈尖角状或细脉状交代,局部交代强烈呈港湾-孤岛状结构,粒径介于0.005~2.5mm之间。黄铜矿(Ccp)含量约10%,不规则粒状结构,呈固溶体分离乳滴状分布于闪锌矿中,与闪锌矿、黝铜矿接触边缘平缓呈共结边结构,局部呈尖角状或细脉状交代闪锌矿、黄铁矿及磁铁矿颗粒等,粒径介于0.001~2.0mm之间。方铅矿(Gn)含量约10%,不规则粒状结构,呈尖角状结构或细脉状结构交代磁铁矿、黄铁矿、闪锌矿及黄铜矿等,局部交代较为强烈呈包含结构,粒径介于0.002~1.5mm之间。黄铁矿(Py)少量,呈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呈尖角状交代磁铁矿或赤铁矿化假象磁铁矿颗粒,并被晚期闪锌矿、黄铜矿、黝铜矿及方铅矿等交代包裹呈包含结构,粒径介于0.01~0.6mm之间。磁铁矿(Mag)少量,呈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被晚期黄铁矿、赤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等交代呈残余骸晶结构或包含结构,粒径介于0.01~0.3mm之间。赤铁矿(Hem)少量,多呈他形粒状结构,部分呈板状、针状半自形晶结构,主要呈尖角状交代磁铁矿,粒径0.001~0.2mm不等。少量黝铜矿(Td)、铜蓝和褐铁矿(Lm)
矿物生成顺序:磁铁矿→赤铁矿→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铜矿-黝铜矿→方铅矿→铜蓝→褐铁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