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6 23:38:22
“荷包牡丹”和“枯枝牡丹”。
荷包牡丹是牡丹中一个较特别的品种,因外形似古人佩戴的荷包而得名,又名铃儿草、报春鸟,每年这种牡丹都最先开花,其他牡丹接着陆续绽放;
而枯枝牡丹是江苏盐城地区一个特有品种,意思是花开之时枝叶枯萎而花朵艳丽。它的外形高大,生命力强,与琼花、并蒂莲一道被誉为“江苏三绝”、花中奇葩。
枯枝牡丹的传说:
传说一
唐代武则天为庆贺登基,责令百花隆冬齐放,唯牡丹仙子玩误御旨,触怒武后,遂将宫中二千株牡丹用火炙烤,遂成枯枝。
传说二
元朝末年,随张士诚起义的卞元亨兵败隐退便仓,途中马鞭丢失,遇一花鹿,口衔枯枝,跪倒马前,元亨取其枯枝,策马而归,至便仓家院,插枯枝于地,遂为枯枝牡丹。此花奇异处甚多。其花瓣能应历法增减,农历闰年十三个月,花开十三瓣,平年十二月,花则十二瓣;放花时节性较强,每年都是谷雨前后三日放花,花信儿准确无误;更堪称奇的是,这花似乎能世事时势,颇具灵性,严冬季节二度放花,枯枝无叶唯花独秀。相传明太祖知卞元亨文武才能,三请其而不出,朱元璋大怒,颁旨将元亨充军,及至赦归,满园重放异彩,元亨感慨万千,赋诗云:“牡丹原是亲手载,十度春风九不开,多少繁花零落尽,一枝犹待主人来”。
传说三
追溯其源,此花灵根乃原主人—卞济之,宋末任陕西参知政事时所植。宋亡后,济之将此花从国府园中移红白二本植于姑苏枫桥镇,后为避世又从姑苏退隐东溟(今便仓),其花随主人迁移于古镇——便仓。到了元末,济之嫡孙元亨——被吴王张士诚委以兵马大元帅,乃爱其花,1367年9月士诚败元亨解甲隐退于便仓,将原植株二本分成十二株,至此奇花名噪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