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1 23:59:35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是一种基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灰色粉状材料,内含活性化学成分。其防水原理在于,活性化学物质随水渗透至结构毛孔中,反应生成钙矾石等不溶性晶体,同时促进水泥水化,形成晶体填充孔隙,阻止水分渗透,确保防水效果。
此涂料广泛应用于各种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施工,包括但不限于隧道、大坝、发电站、冷却塔、地下铁道、桥梁、地下连续墙、机场跑道、桩头桩基、废水处理池、蓄水池等,也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室、屋面、厕浴间的防水施工。其优势在于超强的渗透能力、优异的抗渗透性能、长久的防水作用、无毒无害的绿色环保特性、独特的自我修复能力以及施工简便。
施工方案包含基层处理、现场施工基面要求、使用材料、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参数。基层处理需确保基面干净、牢固、平坦,无孔洞、无浮灰、无油污,并要求基面潮湿或在干燥情况下预先喷水。在施工时,应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如抹压法、刮涂法、刷涂法或干撒法,根据施工面的特性灵活选择,确保防水涂层均匀、密实。施工技术参数包括水灰比、材料用量和施工后养护条件。
施工工序包括基层清理、拌料、底涂和面涂。在施工前,应将表面混凝土滴块铲除,修补基面的蜂窝、孔洞,并将基面冲洗干净。拌料时按照水灰比例搅拌涂料,并按照施工顺序均匀涂布。底涂和面涂完成后,应进行养护,确保涂层半干状态后开始雾状喷洒养护,每天喷水3-4次,连续2-3天,防止涂层过早干燥。防水施工完毕后10天后进行回填,并在防水施工完毕后7天后进行抗渗实验。
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防水施工前基面必须湿润、干净,避免明水存在;墙体若有贯穿性裂缝,应进行结构补强;墙体与底板阴阳角位置应做成R状以降低应力反应;底板与侧墙连接位置应延伸300~5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