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6 20:30:33
1. 基层验收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第一步是基层验收,这包括新建基层和利用原路面基层两种情况。高等级公路要求除了临土基第一层底基层可以路拌施工外,其余层均采用集中拌和、机械摊铺的方法进行施工。施工前,需要对基层进行严格验收,确保其满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的各项指标。此外,为了提高路面的平整度,从基层开始就应严格挂线施工。目前,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并减少路面裂缝,常在上基层上每隔15-20米切缝铺设土工格栅或土工布,并撒上改性沥青处理。在原有路面上铺筑沥青混凝土时,也应严格验收,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坑槽、沉陷、泛油、混凝土路面碎裂等病害进行处理。
2. 材料与机械设备检查
在施工前,需要对原材料、施工机械进行检查。原材料方面,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选择各种材料,并对材料来源、质量、数量、供应计划、堆放及储存条件等进行检查。沥青混合料中使用的粗集料通常是2-3种不同规格的石料经掺配组成。为保证有稳定的合格矿料级配,石料的供料和收料过程中,需要保证不同规格碎石颗粒的一致性。同时,应根据“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利用当地生产的材料。在社会上生产碎石材料的厂家属于建材部门或地方的集体或个人所有,生产的材料常用于水泥混凝土。然而,水泥混凝土对集料规格的要求与沥青混凝土对集料的要求是不同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对砂、石料的质量和规格要求更高,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集料的嵌挤作用形成路面强度并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施工机械方面,应对拌和厂及沥青路面施工机械和设备的配套情况、性能、计量精度等进行检查。拌和前,特别需要注意沥青拌和楼电子秤的准确度,以保证骨料、粉料、沥青等各种物料配比的准确性。摊铺设备的选型也非常重要,如德国ABG423型全自动找平摊铺机,它能够整幅一次摊铺(全宽12米),能很好地控制摊铺厚度和表面平整度。
3. 试验段的试铺
高级公路面层在施工前应铺筑试验段,试验段的长度应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宜为100-200米。试验段宜在直线上铺筑,包括试拌及试铺两个阶段,需要进行以下实验内容:
- 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
- 试拌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操作工艺;
- 通过试铺确定透层沥青的标号与用量、喷洒方式、喷洒温度;摊铺机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摊铺宽度、自动找平方式等操作工艺;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等压实工艺;以及确定松铺系数、接缝方法等;
- 验证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提出生产用的矿料配比和沥青用量;
- 建立用钻孔法及核子密度仪法测定密度的对比关系,确定沥青混凝土或沥青碎石面层的压实标准密度;
- 确定施工产量及作业段的长度,制订施工进度计划;
- 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
- 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
在试验段的铺筑过程中,应认真做好记录分析,直接取得一手施工资料。在正式路段上施工时,要按照试验段施工时所取得的试验数据进行施工。
4. 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包括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接缝处理及碾压。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稳定性和平整度的重要因素,拌和机械、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热矿料二次筛分、沥青用量等都需要严格控制。混合料的运输采用较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输,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温、防雨、防污染。摊铺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关键,需要确保摊铺机在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与拌和量相匹配,以保证混合料在适当的温度下连续不断的摊铺,并进行边铺边压。碾压阶段需要确保沥青混合料在适当的温度下实施碾压,尤其是初压阶段,应尽量在规范要求的温度范围内的较高温度下短时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