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6 19:26:02
我国对年龄段的划分有着明确的标准。自1980年代起,我国便制定了符合国情的年龄划分标准。该标准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阶段: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
1. 童年:0至6岁
- 婴儿期:0至3个月
- 小儿期:4个月至2.5岁
- 幼儿期:2.5岁至6岁
2. 少年:7至17岁
- 启蒙期:7岁至10岁
- 逆反期:11岁至14岁
- 成长期:15岁至17岁
3. 青年:18至40岁
- 青春期:18岁至28岁
- 成熟期:29岁至40岁
4. 中年:41至65岁
- 壮实期:41岁至48岁
- 稳健期:49岁至55岁
- 调整期:56岁至65岁
5. 老年:66岁以后
- 初老期:67岁至72岁
- 中老期:73岁至84岁
- 年老期:85岁以后
相较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年龄划分标准,我国的划分更为细致且符合国内实际情况。世界卫生组织将“青年”定义在18至65岁,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观念存在差异,因为在中国文化中,65岁仍然被认为是青年。我国将“青年”定义在18至40岁,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同单位对“青年”的界定标准并不统一。例如,共青团组织将“青年”界定在14至28岁,国家统计局界定在15至34岁,心理学界界定在13至35岁。如何统一这些标准,可能需要政府的协调。
古时候,人们是这样划分年龄的:12岁以下为童年,12岁以上至成年称为少年。20岁为弱冠,即青年;18岁后也有人认为是青年。30岁为而立,进入中年;40岁称为不惑,为壮年。50岁至天命,算作老年。60岁为花甲,70岁为古稀。80至90岁为耄耋,100岁为期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