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7 02:00:35
在江苏省的扬州一带,脚盆和“紫铜马桶”为女方的陪嫁所必须。所谓“紫铜马桶”,其实只是以紫铜为箍,但它要做的很精致。婚礼当天,用红布带子系好的马桶,要由小叔子来挑,这小叔子还必须是嫡亲或堂亲。在“紫铜马桶”里,又有一个小马桶,里面要放13个红蛋、两刀草纸、两扎筷子,以及染红的花生、核桃、枣子、莲子等,总之,要装的满满当当,据说这么做的寓意,就是要把子子孙孙都挑到家里来。所有这些东西,最后都要摊放在婚床之上,以象征“五子登科”。
当“全福奶奶”挽着新娘下轿时,她要提着马桶并说一些“喜话”。例如,进新郎家的大门时,她一手拎着马桶,一手扶着新娘,边走边念叨:“府上子孙多兴旺,恭喜万事都吉祥,全靠手中‘紫红马’”。所谓“紫红马”,就是马桶,亦即子孙桶。进入洞房以后,“全福奶奶”要把这紫红色的新马桶特意放在新床中间。新床中间又被称之为“子孙塘”,于是,“全福奶奶”接着就要念叨:“子孙塘啊子孙塘,一代更比一代强”。接下来的“闹房”,通常是要闹小叔子的,让他顶着马桶盖;有的地方甚至还闹“扒灰公”,让公公头顶着马桶盖,背着煤灰钩,以戏虐而开心。
苏州一带的油漆马桶,因为精雕细绘、工艺考究而著名。旧时,大户人家以马桶做嫁妆时,一定要雕花挂红、大小相套。所以,民间俗语有“洞房里的马桶——一套又一套”的说法。马桶作为娘家必备的嫁妆,其基本用意就是为新嫁娘催生,因此,才被叫做“子孙桶”。
崭新的马桶,一般先是要放在洞房里婚床的后面,其内有5个染红的鸡蛋或鸭蛋,表示“五子登科”;婚礼的当天能够抢到“子孙桶”内红蛋的人,就会感到吉祥。马桶在开始使用之前,还要先让一位5-6岁的小男童冲着桶内撒尿,据说这样做,以后新娘就会生下男婴。在童子尿和生男孩子之间,似乎存在着类似感染的关系。有的时候,马桶里除了红鸡蛋,还会有桂圆、花生、红枣、米糕等,以及孩子们喜欢的鞭炮。
俗话说,“新娘子的马桶——三日新”,经过婚礼上各种仪式的加持或“洗礼”之后,马桶就会被启用,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便溺之器。但即便如此,在一段时期内,它依然是一个祈嗣求子的重要符号。过去苏州老城区的新婚家庭,新娘子常会把桃花钨木版年画中的“大头娃娃”或观音送子等图像,特意贴在婚床后面子孙桶上方的墙上,有时还在木版画的边上,再挂上一串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