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6 20:06:22
马德升,一位在中国艺术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于2009年12月在法国艺术圈崭露头角。他以西方油画形式展现中国抽象艺术,将东西方艺术传统与心灵深度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徐悲鸿、林风眠、常玉等大师并肩,以中西艺术融合开辟了新的美学道路。
1979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启,马德升与艾未未、王克平等共同创建了“星星画会”,在北京举办了现代艺术展览,这不仅是文革后首个前卫展览,其作品直面社会现实,倡导艺术自由,挑战了当时实用主义的文艺观念。尽管展览被迫提前关闭,但其影响力不容小觑,短短十日吸引了四万人参观,标志着中国现代艺术的开端。
作为“星星画会”的核心人物,马德升的早期木刻版画黑白对比强烈,融合了西方写实与表现主义,部分作品被法国博物馆珍藏。1982年起,他转向水墨画创作,以抽象风景和女体为题材,作品在国际艺术舞台上频繁亮相,1986年移居巴黎后,更是成为首位获得法国文化部资助的中国水墨画家。
然而,命运多舛,马德升在1992年的车祸中失去了妻子和双腿,面临身心双重打击。但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力,创作出了以丙烯为媒介的全新作品,这些作品看似与传统风格截然不同,实则蕴藏着深厚的水墨精髓。他以石头作为载体,诠释了中国哲理,石头象征永恒的坚守,也与《红楼梦》中的顽石相映生辉,揭示出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与和谐共生。
马德升的巨石丙烯画,既是抽象的象征,又是具象的雕塑,将人与自然、根源和永恒融为一体。法国艺评家皮尔愠班赞誉他能以艺术传达深远的智慧,用黑白对比在画面中寻找和谐。马德升的作品,如同徐悲鸿等人揭示古典精神,常玉等人升华楚汉浪漫,他在艺术的探索中,将中国哲学与抽象画理念巧妙融合,展现了数十年艺术生涯的深度与广度。
扩展资料
马德升(1952—) 北京人。文化大革命期间获派任绘图工人。1982年,马德升开始创作水墨画,以抽象风景和女体为题材。自2002年起,马德升开始用塑料彩创作巨幅石头画,线条粗 重的石头布满雪片纹理,彷佛剥落自中国山岳。他以幽默态度把石头迭砌成各种人物姿势动 作,希望观众产生“似石非石”的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