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6 23:31:39
施工准备:在开始防雷接地工程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包括对建筑物的防雷分类、设计方案的确认、施工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教育等。
接地装置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合适的接地装置,包括接地极、接地网和接地线等,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引下线暗敷:引下线的安装应遵循规范,避免暴露在易于受到雷击的位置,合理布局,确保其在建筑物中的走向安全有效。
避雷带支架段弯或制作安装:避雷带支架的制作和安装应保证其能够承受雷电流的冲击,同时要符合美学要求,与建筑物的整体风格协调。
支架安装:支架的安装应稳固,能够支撑避雷带或避雷针,并确保其在风吹或震动情况下不发生位移。
避雷网安装:避雷网的安装应在整个建筑物的屋顶和露天上进行,确保无死角覆盖,以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的影响。
避雷针安装:避雷针的安装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形状来确定其位置和数量,以达到最佳的防雷效果。
接地电阻测试:在施工完成后,必须对接地系统进行电阻测试,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以验证接地系统的有效性。
验收规范:
1. 防雷分类: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可能遭受的雷电事故及其后果,被划分为防雷类别一、二、三类。
2. 接闪器和引下线:接闪器通常包括避雷针、避雷网和避雷带。在需要大面积保护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避雷线,而在特殊环境中,可以使用CA-A3防雷器或法国的提前放电避雷针。
3. 地极和接地冲击电阻:对于独立地极,一般应距离建筑物基础的地中3米以外;对于通信用的独立地极,则要求距离建筑物20米以外,并且接地电阻需小于4欧姆。除了一类防雷建筑物的0区和1区采用独立的避雷针和地极保护外,其他类别通常采用合设地极方式,特别是框架结构建筑物应利用自身基础作为合设地极。
4. 均压环设计和施工:均压环是隐藏在建筑物外墙内的闭合水平避雷带,它与外墙的所有引下线焊接相连,并与外墙上所有的金属门、窗、玻璃幕墙等相通,以确保雷电流通过均压环和引下线引入大地。
注意事项:
1. 水处理施工现场必须采用TN-S接地系统,即三相五线制,确保零线和地线不混用。
2. 设备及配电箱外壳必须与地线可靠连接,不得与零线直接连接。
3. 施工现场严禁利用大地作为工作零线。
4. 接地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5. 接地线线径不得小于工作零线,当架空间距大于12米时,应使用不小于10平方毫米的绝缘铜线。设备外壳地线应使用不小于2.5平方毫米的铜芯软线。
6. 地线必须采用黄绿相间的导线,相线应为黄色、绿色或红色,零线为蓝色,不得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