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1 18:01:17
更多消防工程师相关知识点与最新消防类信息,请关注公众号“周翰教育”和微博“周翰教育消防”。
安全疏散要点:
避难走道设置:避难走道防火墙耐火极限需达3小时,楼板耐火极限1.5小时;直通地面出口至少2个,方向不同;与一个防火分区相通且有直通室外出口时,可设1个出口;任一防火分区至出口距离不超过60米;净宽度不小于设计疏散总净宽度;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为A级;设置防烟前室,前室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开向前室的门为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为乙级防火门;内设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线电话;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为A级。
疏散楼梯与疏散间设置:楼梯间应能自然采光和通风,靠外墙设置;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禁止穿过或设置可燃气体管道;敞开楼梯间内不得设置可燃气体管道,若需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气体计量表,应采用金属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阀门。
封闭楼梯间与防烟楼梯间要求:不能自然通风或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或采用防烟楼梯间;墙上不应开设除疏散门和送风口外的其他门、窗、洞口;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楼梯间前室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不应小于6平方米;住宅建筑,不应小于4.5平方米;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不应小于10平方米;住宅建筑,不应小于6平方米。
剪刀楼梯间:梯段间应设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的不燃烧体墙分隔;高层公共建筑剪刀楼梯间前室应分别设置,住宅建筑剪刀楼梯间前室共用时,前室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平方米,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平方米,且短边不应小于2.4米;楼梯间内的加压送风系统不应合用。
室外疏散楼梯构造:栏杆扶手高度不少于1.1米,楼梯净宽度不少于0.9米;倾斜角度不超过45度;楼梯和平台均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且向外开启;通向室外楼梯的门为乙级防火门,且向外开启;除疏散门外,楼梯周围2米内墙面不应设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
超高层建筑避难层: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第一个避难层楼面至地面高度不超过50米,两层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50米;通向避难层的疏散楼梯在避难层分隔、错层或断开;避难层净面积应满足设计避难人数需要,按5人/平方米计算;避难层可兼做设备层,设备管道集中布置,其中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应集中布置,设备管道区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设备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避难区,确需开向避难区时,距离不应小于5米,且采用甲级防火门;避难层内不应设置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不应开设除外窗、疏散门之外的其他开口;避难层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应设置消火栓和消防软管卷盘;应设置消防专线电话和应急广播;在避难层进入楼梯的入口处和疏散楼梯通向避难层的出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
建筑疏散楼梯间设置要求回顾:不同建筑类型的疏散楼梯间设计需遵循具体规范,包括疏散楼梯间位置、防火分隔、安全出口设置、疏散门类型、疏散宽度、疏散距离、防火分区划分等要素,确保人员疏散安全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