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7 03:51:50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想当年,知识渊博的孔子,告别家乡鲁国的亲人,乘着马车周游列国,传送儒家思想学说。有一天,他来到泗河的源头时,喊出的铿锵有力的声音,教育后人们“流逝的日子呀,象水一样流去,要陪加珍惜短暂美好的时光啊!”他那位忠实的弟子----仲子,是位赶马车的好手,勇敢坚强,吃苦耐劳,诚实孝顺,他就是我们泗水的老乡,他的孝心感天无数人,有“百里负米”的孝故事,留给后人学习,成为“二十四孝”中的精典之一。
走进泗水汀,站在高大的楼阁下,向正北方远望,阳光下一座闪闪发光的物器,叫人惊奇,我急忙用照相机,拉进距离,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一下进入我的眼敛“泗水盛鼎”,这个巨大的宝鼎座落在泗河的北岸,是泗北新城的标志性建筑,据泗北新城负责人讲,这座宝鼎的高度是泗河长度的缩小版,里面浓缩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历史上在秦朝有“泗水捞鼎”的传说,传说秦国拥有九鼎,在山东争战六国时,路过泗水,正赶上阴雨连绵时节,大雨下个不停,车马在过泗河时,不慎有一金鼎被泗河的洪水冲走,一国失鼎那可是大忌,秦始皇立即传令不惜一切代价打捞金鼎,秦军用了上千匹战马,动用了十几万人从泗河上游一直打捞到下游鼓城(如今的徐州市一带),可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找到这一鼎,秦始皇心存纠结。后来,秦始皇组织了全国的能工巧匠,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才重新制作出第九个金鼎,后来就有“一言九鼎”的成语之说。而如今的“泗水圣鼎”的出现,也明示的我们泗水人的美好时代的到来,泗北新城将是一座充满活力,充满阳光,阔步走向新时代的向征。
透过泗河岸边的川上诗文,那李白、杜甫的形象栩栩如生,当年李白那首《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总是让我们的今人读来亲切生动。看两位大诗人在泗水即将分手的日子里,依依不舍,“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说明泗水一带的风光秀丽,风景如画,让两个知心朋友难舍难分。诗中的山水形象,隽美秀丽,明媚动人,自然美与人情美--真挚的友情,互相衬托;纯洁无邪、胸怀坦荡的友谊和清澄的泗水秋波、明净的徂徕山色交相辉映,景中寓情,情随景现,给人以深刻的美感享受。还有那首朱煮的诗“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用今天的话来说这首诗的大意是“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踏青赏花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一时间都换了新颜。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到春天的喜气,东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莺歌燕舞,叫人有看不够的景色。”想一想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煮老人家对泗水这片热土有多么的爱恋之情,那一年的春天,他老人家不知在泗河边寻觅了多少次,才写出这千古绝句,走进小学语文课本。在泗北新城,我们领略了古人对这片圣地的赞美,那真有十步一景,迷人的景色让人看也看不够,景景含情。
“逛新城、看新城,新城的景色处处美”如今,热爱健身的中老年朋友,经常到这里晨练,晨钟暮鼓声中,他们对泗北新城发出心中的赞美之情,我感觉也有如此的心情 ,泗北新城,越来越迷人,越来越年轻。
短短的二年多的时间里,一大批建设者走进这里,用智慧和汗水为这里筑起了一个个美丽的景点,防御百年洪水的泗河大闸,美丽状观,犹如银河落九天;一架天桥通两岸的斜拉大桥,高高耸立在泗河上,像为泗河戴上了金色的项链;橡胶坝吸引东海的龙王们前来洗澡,让九龙戏水于泗河的中央;泗水盛鼎的诞生,好似从天而降,又为泗水人民的带来了繁荣昌盛的好日子,也带来了大发展的新机遇。各式美丽的亭台楼阁,月光下,美丽的七仙女们是否会偷偷下凡,来此展示几曲天鹅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