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答
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 装修问答
装修问答
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装修问答

装修问答

蚊账历史

发布时间:2025-02-06 19:10:32

中国古代对于防蚊的主要工具称为“帱”,其最早名称见于春秋时期。齐桓公的“翠纱之帱”在《春秋》和《国语》等古籍中未有明确记载,仅在南朝梁元帝萧绎的《金楼子·立言篇九》中有所提及。"帱"字可能有其他写法,如《诗经·召南·小星》中的“裯”,《毛传》解释为单被,《郑笺》则认为是床帐,实际上“裯”与“帱”可能源于同一词源,皆指床帐。

“帐”字在秦汉时期开始与“帱帐”一起使用,与床帐相关联。最初的“帐”仅指遮蔽的帷帐,包括营帐和军帐等。东汉的《尔雅》记载:“帱谓之帐”,刘熙的《释名》则解释:“帐,张也,施于床上也。”随后,蚊帐的名称多种多样,如“蚊幮”、“蚊幌”、“蚊帱”和“蚊帐”等。

在社会阶层中,蚊帐的制作材料各异,统治阶层常选用锦、罗、纱、绮、缣等丝织品,以保证透风的同时提升奢华感。晋代时期,锦帐被视为宫禁专享。而平民百姓多使用葛、布等较为普通的材料,贫困者甚至无法购买。《后汉书》记载,黄昌夏季蚊子众多,穷困人家如黄昌人黄昌夏天因蚊帐匮乏,不得不雇佣他人制作。为了减轻父母被蚊虫叮咬,子女宁愿在床下睡觉以诱蚊,这体现了孝行。有了蚊帐,人们才能安稳地睡眠,无需再担忧蚊虫侵扰。

扩展资料

d

标签: 蚊账历史

本站热点

热点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