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6 20:12:10
中国的民居朝向通常是坐北朝南。
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民居包含住宅以及由其延伸的居住环境,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在世界建筑史上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也最多,由于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不尽相同,因此,中国的民居建筑样式和风格在世界建筑史上也较为鲜见。
中国民居是各地居民自己设计建造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家住宅。在中国的民居中,最具特点的民居有北京四合院、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古民居、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蒙古的蒙古包等。
民居的分类
四合院:是华北地区民用住宅中的一种组合建筑形式,是一种四四方方或者是长方形的院落,一家一户,住在一个封闭式的院子里,过着一种安逸、消闲、清静的日子,享受家庭的欢欣、天伦的乐趣,自然有一种令人悠然自得的气氛。
西北窑洞:中国黄河中上游一带,是世界闻名的黄土高原。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因为没有房子,就利用那里又深又厚、立体性能极好的黄土层,建造了一种独特的住宅——窑洞,窑洞又分为土窑、石窑、砖窑等几种。
皖南徽派民居:在安徽省的南部,保留着许多古代的民居,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建筑流派,地域文化特征鲜明,尤其是作为微州人生存文化最直观载体的古民居建筑,是古代徽州社会历史文化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