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答
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 装修问答
装修问答
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装修问答

装修问答

潍坊日向友好学校的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5-02-06 17:16:07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潍坊日向友好学校章程》,更新管理理念,积极探索办学规律,大力推进学校依法自主发展,以和谐教育为总抓手,通过教师和谐团队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通过和谐班级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通过打造和谐课堂,推动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开发和谐课程,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力争三年内初步形成和谐教育品牌。 (一)基本现状

潍坊日向友好学校是1996年10月为纪念潍坊市与日本国日向市缔结友好城市十周年而成立的一所全日制国办小学,学校地处潍坊市奎文区经济文化中心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条件。

学校占地16319平方米,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1个,在校学生2312人。在职在岗教师113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8人,小学高级教师77人;大学学历教师78人,大专学历37人;省教学能手2人,市教学能手12人,区教学能手38人。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5%,教师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较为合理。

2006年9月学校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以来,逐步确立了和谐教育管理理念,并构建和谐教育管理体系,为教师幸福工作,学生快乐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发展优势

1.学校虽然建校时间短,但办学起点高,学区家长文化素质高,人文地理环境好,市区两级政府对学校的发展非常重视。

2.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协作,事业心强,理念先进,敬业执著;教师互助氛围浓厚,专业发展的意识强烈,职业素养不断提高。

3.教师和谐团队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和谐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4.写字教育自建校以来常抓不懈,不断传承与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

(三)主要问题

1.学校班额过大,增大了管理难度,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经费不足致使学校教学硬件设施更新较慢,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现代化教育教学需要;功能教室设备缺乏,不能满足师生的教育教学需求。

3.教师争当“名师”和“专家”意识不强;个别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和谐友好 立字立人

以和谐教育的基本理论为指导,遵循人的发展规律,通过师生人与人间的和谐、友好、团结,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友好交流促进,凝心聚力、兼容并包、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实现师生个人、师生团队的和谐发展;深化学校写字育人特色,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并在说写训练中益德、启智、审美、健体,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一)办学目标:以促进师生的和谐发展为中心,以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习惯养成为重点,通过和谐课程建设、和谐课堂打造、和谐团队创建等措施,创办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优雅环境、丰富课程、和谐课堂,特色鲜明的、示范性、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学校。

(二)培养目标:文明健康、乐学善思、能说会写。

文明健康:文明健康是人生幸福的基础。文明是指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健康是指健康的体格和健全的人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乐学善思:乐学善思是人生发展之必需,也是学生责任的最好体现。乐学即喜欢学习,善思即善于思考。学校教育教学从兴趣出发,让乐趣充溢学习之中,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爱学习、善思考、乐求知,拥有创新思维和鲜活的创造力。

能说会写:能说会写是人生成功的必备能力。能说是指良好的语言表达、与人沟通的能力,会写是指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能写一手规范工整的字。学校以特色课程建设为抓手,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与人沟通文明得体,文字书写美观大方,文章写作生动形象、富于情趣。 (一)组织保障

发挥校长办公会、党支部在学校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和保障监督作用。成立学校发展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建立学校发展规划实施网络,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有机分解到部门和个人,学校、部门、教师团队要制定相应的年度、学期工作目标和计划,形成较详尽的计划方案体系。教代会对规划的修改、执行、评估有批准、建议等权利,以保证规划的正常有效实施。

(二)制度保障

建立和完善各项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实施中层干部聘任制,完善干部竞聘上岗制度、工作考核制度和述职制度。完善以教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校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坚持学校重大事项的集体决策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保障学校工作的正常有序、顺利高效地开展,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物资保障

合理使用学校有限的办学资金,调整经费使用结构,保障办学条件、教育科研、教师培训、课程改革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避免资金使用上的无谓浪费和低效。加强后勤管理制度,使学校校产管理、财务管理走上规范有序的轨道,为推进教育改革创造条件。

(四)队伍保障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教师教育质量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加强师资培训、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建设一支适应教育现代化需要、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的新型教师队伍。

(五)评价保障

学校成立三年发展规划评价小组,建立学校自我评估制度,将学校发展规划实施工作与学校评价工作同步进行,半年一小评,一年一大评,三年一总评,对本校的发展及时进行自我诊断、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拟定对策,调整三年规划中的有关内容。建构以实施“校务公开”为主渠道的评估制度。定期将规划实施情况交教代会审议,接受教代会的监督和建议。将学校发展融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依托行政主管部门、上级督导部门、社区、家庭对学校的监督与评估,及时调整方案的实施。

本站热点

热点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