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20 11:58:18
干栏式建筑是一种在木(竹)柱底架上建造的高出地面的房屋结构。考古学发现,最古老的干栏式建筑实例是河姆渡干栏式建筑,它曾是南方百越部落居住区的特征建筑。这些建筑主要采用竹木作为材料,通常为两层结构,下层用于饲养动物和堆放杂物,而上层则是居住空间。干栏式建筑的设计具有防震功能。这种结构非常适合那些居住在多雨且潮湿地区的人们,目前在中国的一些偏远地区仍然流行,尤其是在广西中西部、云南东南部、贵州西南部和越南北部。
干栏式建筑的特点包括:
1. 在建造干栏式房屋时,首先会竖立木桩作为基础,然后在上面架设竹、木质的大小龙骨,形成承托地板的悬空基座。基座上再立木柱和架横梁,以此构筑出框架状的墙围和屋盖。柱与梁之间可能会用树皮、茅草、竹条板块或者草泥来填实。
2. 干栏式房子是指建立在木柱或竹柱底架上的房屋。这种建筑使用竖立的木桩作为基础,上架设竹、木质的大小龙骨,作为承托地板的悬空基座。再立木柱和架横梁,构筑成框架状的墙围和屋盖,柱与梁之间会用树皮茅草、竹条板块或者草泥来填实。
3. 干栏式建筑主要是为了适应潮湿环境而设计,其长脊短檐式的屋顶和高出地面的底架都是为多雨地区而特别设计的。特别是仓库建筑,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其目的更为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