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7 08:06:18
农业农村主要扶持政策与项目涵盖了产业发展、农业支持保护、资源环境保护三个方面,针对2024年的重点创建申报项目,现在是关注与准备的关键时期。以下项目介绍将帮助您科学把握政策,做好乡村振兴的各项重点工作。
一、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
申报时间:每年4-5月
申报主体:县(市、区)级人民政府
激励政策:择优给奖补资金;整县申报,享受其他优惠政策倾斜
项目要求:分区分类建设,包括粮食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地区、都市农业和智慧农业、脱贫地区,要求生产基础、装备水平、产业链健全、经营体系完备、农业环境友好、政策支持有力。
二、现代农业产业园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
申报时间:每年3-4月
申报主体:县(市、区)级人民政府
激励政策:1亿元资金支持,分阶段奖补
项目要求:主导产业特色明显,规划布局科学,建设水平区域领先,绿色生产,带动农民增收,政策支持有力,组织管理健全。
三、农业产业强镇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
申报时间:每年3-4月
申报主体:县(市、区)级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为实施主体)
激励政策:1000万元资金支持,分年奖补
项目要求:主导产业明确,产业链健全,建设水平领先,绿色发展,农民收入增加,政策支持到位,组织管理完善。
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
申报时间:每年3-4月
申报主体: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人民政府
激励政策:每个集群1.5亿元资金支持
项目要求:主导产业为重点,全产业链产值达标,龙头企业发展,产业融合,技术依托明确,政策支持到位。
五、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
项目特点:科学规划乡镇,优化空间格局,改善环境,助推振兴
申报主体:县(市、区)
项目范围:乡镇全域或部分村庄
支持措施: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更新,建设用地指标流转
申报条件:参照自然资源部相关通知
六、返乡入乡创业园
项目特点:培育企业,要素集成,高质量建设返乡创业园
建设名额:2025年全国建设1500个
建设要求:参照农产发【2020】5号文件
七、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
申报时间:每年3-5月
申报主体:县(区、市)人民政府
激励政策:其他优惠政策倾斜
项目要求:资源底数清晰,资源环境匹配,化肥农药减量,废弃物资源化,农产品质量达标,技术支持,政策保障
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主管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导,涉及多部门
申报时间:每年10-11月
申报主体:区县或地市人民政府
激励政策:4000万元支持
项目要求:创建思路清晰,功能定位明确,用地符合规划,具有示范作用
九、休闲农业重点县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休闲农业处
申报时间:每年5-6月份
申报主体:县(市、区)人民政府
激励政策:统筹资金支持
项目要求:资源优势明显,设施条件良好,产业发展领先,组织保障有力
十、乡村振兴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
创建计划:100个示范县、1000个示范乡镇、10000个示范村
聚焦重点任务,发挥示范作用
十一、五好两宜和美乡村
主管部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
申报时间:每年5月底前
申报主体:县(市、区)人民政府
激励政策:以奖代补,2亿元支持
项目要求:实施主体多样,范围明确,投资总额控制,创建周期2年
十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项目特点:创新高地,要素集聚,农业创新驱动
财政支持:中央财政支持
申报名额:2025年建设一批示范区
申报条件:参照国办发【2018】4号文件
十三、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县
项目特点:培育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运营主体
申报主体:县(市)
项目范围: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贫困地区放宽条件
财政支持:第一年2000万元,下年奖励
申报名额:100个产业重点县开展试点
申报要求:参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通知
十四、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和典型县建设
项目特点:重要农产品和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规模、市场份额、参与主体、品牌传播
建设领域:重要农产品和优势特色农产品
申报名额:2021年全国认定32个重点链,66个典型县
申报条件:参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通知
十五、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主导
申报时间:每年8-9月份
申报主体:县级人民政府
激励政策:投入、金融政策、用地政策支持
项目要求:产业竞争力、市场建设、推进措施、示范作用、政策合规
十六、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
项目特点:科技要素集聚,推动农业科技现代化
建设计划:60个左右的先行县
建设要求:参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通知
十七、乡村振兴专项债
分类: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三农专项金融债、乡村振兴公司债、乡村振兴票据
申报流程:项目筛选、上报、审核、反馈
十八、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
资金总额:1650亿
审批权限:下放到县级,强化管理责任
使用范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支持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其他相关支出
十九、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发布部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
申报主体:行政村或自然村
扶持政策:支持旅游规划、创意下乡、资金支持、就业致富
项目要求: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自然生态和传统文化保护、乡村民宿发展、旅游产品体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就业增收、生态文化
二十、国家森林乡村
发布部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申报主体:行政村
激励政策:挂牌宣传、专有标识
项目要求:乡村自然生态风貌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森林绿地建设、森林质量效益、乡村绿化管护、乡村生态文化
二十一、国家级绿色种养循环试点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肥料与节水处
申报时间:每年4-6月份
申报主体:县(市、区)人民政府
激励政策:1000万元资金支持
项目要求:资源环境匹配,农业投入品减量,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产品质量达标,技术支持,政策保障
二十二、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
主管部门:财政部农业司
申报时间:每年5月份
申报主体:县(市、区)人民政府
激励政策:1亿元奖补资金
项目要求: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数字乡村建设、农民增收、乡村治理创新
二十三、国家数字农业试点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
申报主体:以县为单位组织实施,由县(市、区)级农业(渔业)局或下属法人单位牵头申报
激励政策:中央预算内投资不超过2000万元,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50%
项目要求:实施主体为新型经营主体,自筹不低于40%,整合财政资金支持,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
二十四、中国休闲美丽乡村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休闲农业处
申报时间:具体时间
申报主体:行政村或涉农社区
激励政策:统筹资金支持,土地、财税政策倾斜
项目要求:特色优势明显、服务设施完善、乡风民俗良好、品牌效应明显、成为培训实训基地或获得奖励荣誉
二十五、国家级生态农场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科教司
申报时间:3-5月
申报主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经营主体
激励政策:政策倾斜
项目要求:主体资格、边界、土地使用权、环境要求、种植、养殖、水产养殖、产品、过程记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