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答
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 装修问答
装修问答
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装修问答

装修问答

童年的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5-02-07 01:00:23

      庙会给我童年带来的喜悦感,直到现在回想,也依然那么清晰。

      不过庙会在我们这儿是另一种叫法,叫做“交流会”。我也是高中了才知道,原来被我喜欢了这么多年、每一年都要期待的“交流会”竟是出现在很多作家笔下的“庙会”。

      商贩们自己动手搭建的,由木板、篷布搭成的一个个正方体的小屋子,便成了简易的店铺,一间间小木房整整齐齐的排列在村里的空地上,便成了一条街。街上什么都有,这是记忆最初的交流会。

      在南方的村子里,其实并没有特别大的空地,所以每年的交流会都会开在村子的篮球场上,今年这个村,明年就可能是隔壁村,总之热闹人多的地方也就这么几个,篮球场也就这么几个。当然,一个篮球场肯定是装不下这么多商贩和他们的随建随拆的店铺。这时就不得不占用村里的道路了,以前村子里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汽车,所以即使这些店铺占走了一大半的道路,也没有人提出异议。

      交流会在白天并不怎么有生意,有些店家甚至白天根本不会开张,夜幕降临,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吃完晚饭,拖家带口的出来“开交流会”,这时交流会才算真正开始了。

      夜晚,路灯远远不够照亮这一条街的,商贩们都在店门口高高挂起一个晃得刺眼的白织灯,整条街都被笼罩在明亮的橘黄之中。沿着道路一间间的店铺分布的极有规律,头上几间大概都是些衣服、床单,对于这些店铺并不是那时候的我重点关注的对象,我也只是依稀记得,成套的睡衣、薄薄的空调被在店铺里被高高挂起。现在我记忆里小时候的睡衣,只剩下三套:白布蓝边、白布红边、嫩嫩的鹅黄色,这些都是母亲在交流会上给我淘来的。在交流会上买的东西,的确是要比普通街上的店里便宜许多。

      再往中间走,那是我最喜欢的部分了!远远的就能看见,每家店门口都挂了大大的招牌,白底红字:“一元一样、两元一样、十元三样”。这些字在白织灯的照耀下有些反光,不过这并不影响这些店铺成为这条街上人流量最多的地方。那时的我绝对不会错过这些店铺中的任何一家,小玩具、小饰品、锅碗瓢盆、书籍在这些店铺里都应有尽有。小时候每次都要买的一定是芭比娃娃,身材高挑做工简陋的芭比娃娃,打发走了我童年许多的无聊时光。芭比娃娃为数不多的几缕金发,被我绑出不同的花样,其实那时的我连自己的头发都是每天早上由母亲扎好,但我却乐此不疲的给芭比绑各种样式的麻花辫。除了发饰,家里不要的旧衣服也被我剪剪缝缝安在了芭比的身上。

      走过了这些便宜的小物件店铺,就剩街尾的大物件店铺了,这里是最冷清的,连白织灯都是那么昏暗。店铺的老板坐在摇椅上,不远处的电风扇正任劳任怨的工作着。店铺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藤椅、太师椅、木床,有些店铺甚至还摆放着木头做成的浴桶。每每看着老板躺在摇椅上,悠闲的神情,都令我羡慕不已,不为别的,只为他身下的摇椅。前前后后、摇摇晃晃光是站着看,我就能想象出躺在上面有多舒服了啊!我向母亲说起过对摇椅的喜爱,可惜母亲没有一次答应我,因为家里已经有一张躺椅了,只是家中的躺椅却是个老实人,稳稳当当的躺在角落,每当我吃完饭闲暇时刻躺上去,它从来不会前后舒服的晃动,只会“吱吱呀呀”的喊几声罢了。

      有买卖,当然少不了吃的,原本每天下午都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口的烧烤摊,也混进了交流会的场地里。吃食还是那几种,不过价钱却是要比平时贵上个五角一元的。烧烤摊选地方也是有讲究的,拉着摊子的三轮车往往会停在“淘气堡”边上,“淘气堡”是个充气的城堡,这也是交流会里孩子们最向往的地方,孩子多的地方,烧烤生意自然是好的不得了。那时候的我对“淘气堡”也是喜爱的不得了,不过倒只是进去玩过两三次,大人们花上五元钱,孩子们脱掉鞋子进到城堡里头,随便蹦跳、滑滑梯,没有时间限制可以玩个畅快。正因为这样,在城堡外等待的大人便十分无聊了,大概是这个原因,才致使我并不是每一年的交流会都能进去城堡玩吧!

      后来,我对交流会的等待越来越久,后来我才知道交流会已经不是一年开一次了,有时候两年了也不见那些方方正正的木板小屋在村里搭起来。等待的失落不时的伴随着我,可身边的大人们好像并没有我这样的心情。一年一年,马路越修越宽,车子越来越多,交通越来越方便。人们想要买什么东西,坐上公交车大约十五分钟就能到了镇上,各式各样的商品,什么买不到?交流会对大家也就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了,就连我也在一年年的等待中,不再期待了。

    高一那年,有幸在隔壁的小镇遇碰上了交流会,一间间简易店铺严严实实的排开在道路两边,那几天连公交车也迫不得已的改道绕路了。不过这次的交流会比起我小时候期待的,更是热闹、店铺更多。道路两边插满了红边黄底的旗子,粗黑的字体在风中飘扬——甑山庙会。也是在那时我才知道,原来交流会真正的名字叫做庙会。这里没有脏兮兮布满油污的烧烤摊,有的只是各种各样的美食店铺:正宗内蒙古烤羊肉、正宗长沙臭豆腐、正宗重庆酸辣粉、鸡蛋仔冰淇淋、泰国芒果汁……各类吃食花样百出,每家店铺都在喇叭里强调着“正宗、空运”,现在想来倒是有些欲盖弥彰的味道在里面,有了这些噱头,价格也是高的让人咋舌。

    往后,还是在那里,庙会被美食渐渐占据了上风,那些十元三样、家具、服装的店铺越来越少。

    直到现在,庙会也不再被称为庙会,它有了更加洋气的名字——美食节。

    一切都不一样了,原本对庙会期待的心情,在岁月中渐渐熄灭了火焰,那些高声喇叭中拼命叫卖的美食,激不起我任何的期待与喜悦。卖正宗内蒙古烤羊肉的老板操着一口夹杂着南方口音的普通话告诉我羊肉串20元3串,正宗长沙臭豆腐和正宗绍兴臭豆腐吃起来毫无两样的味道……失望与怀念一同从心里传递到我的大脑。

    童年的交流会,不会再有了,但它也会永远存在,直到现在那份喜悦感依然那么清晰,存在于我的心里。

本站热点

热点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