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答
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 装修问答
装修问答
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装修问答

装修问答

城市道路系统设计要素

发布时间:2025-02-06 18:23:28

城市道路系统的设计要素主要包括设计车速、干道间隔以及通行能力。设计车速根据道路类型有所不同,主干道设计为每小时40至60公里,次干道为30至40公里,支路则在30公里以下。快速道路设计速度高达每小时80公里,与主要道路采用立体交叉,与次要道路部分平面交叉。

城市道路网根据行车速度分为高速、快速、主干道、次干道和街区支路等层次,这样兼顾了汽车性能和环保需求。远距离交通主要使用高速-快速道路以节省时间,接近目的地时则通过干道逐渐过渡至街区支路,确保居住区的安全和宁静。街区支路通常与低速的次干道相连,以维持主干道等路段的均匀车速。

干道间隔的设定考虑了步行适宜距离、居住区规模和公共交通线路分布。一般步行1.5公里内应有干道,邻里单位或小区直径约700至1000米,干道间隔在大邻里单位可达到1000至1200米。公共交通线路的布置应缩短乘客行程时间,干道间隔建议在600至700米以下。

通行能力是衡量道路承载量的重要指标,以车道或车行线为计量单位。双向道路通常有双车道,小汽车车道宽度3米,大汽车则有不同宽度。理论计算中,理想条件下的车道每小时通行量为2000辆小汽车,实际高速路每车道约1200辆。城市道路因交叉口限制,通行能力受限。信号灯控制的交叉口,直行车道每小时通行量约500至600辆。为了提高道路效率,通常会增加交叉口附近的车道数或采取立体设计。

专用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也是设计考虑的一部分,步行带宽度一般为0.75米,商业区步行带宽度可达0.9至1米。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量是容量设计的核心,需确保整体道路网的容量与交叉口相匹配。

扩展资料

由连接城市各部分的所有道路(包括干道、支路、交叉口以及同道路相连接的广场等)组成的交通网络,在一些现代城市中还包括地下铁道、地下街等设施。

本站热点

热点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