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7 02:52:35
夏日
宋·寇准
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
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
长廊在古建筑中扮演着连接与盛景的角色,北京颐和园的长廊是其中的佼佼者,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现今,长廊的运用扩展到校园,融合了休闲、研讨与育人功能,成为校园文化的生动展现。
校园文化长廊设计,以色彩与理念为基底,融入了不同学校的特色。三色——红、蓝、黄,分别代表了赤子之心、清廉与活力,与校徽颜色相呼应,传递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庄子·天地》与《诫子书》中的智慧,提醒我们要勤学养德。校园中设立养德文化廊,旨在通过环境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强调修养与涵养的过程。
不同学校有着独特的课程与特色,校园长廊则成为这些课程的延伸。如贵阳市乌当中学的长廊,结合地理学科,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也促进了教育教学。而“逐月楼”与桂和小学的功能教学楼,则通过科普月亮知识与探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归园廊”则以农耕文化为主题,展示了千百年来陇中大地的农耕智慧与乡土文化的魅力,旨在让学生在漫步中回顾传统、体验特色,培养他们的农耕意识与乡土情怀。
校园文化长廊,以学校特色为蓝本,将文化融入环境,扩展了教育教学的空间,于细节中展现出精心设计的用心。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与多个城市、多个省份的学校合作,共同探索教育与文化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