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6 23:17:19
办公建筑设计新规范深度解析
随着时代的变迁,建筑设计规范也在不断升级。2019年,《办公建筑设计标准》迎来了一次重大更新,于2020年3月正式启用,取代了旧版的JGJ 67-2006。新版规范分为七大章节,全方位审视办公空间的各个方面,尤其在数据要求和细节上,为现代办公环境设定了更为严谨的标准。
交通空间新要求
电梯配置是办公建筑设计的关键要素。所有四层以上或高度超过12米的办公建筑必须配置电梯,且电梯的数量、载重量和速度需经过科学计算确定。电梯厅的导向标识清晰,方便快捷到达,同时消防电梯需遵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要求,可兼作服务电梯。电梯厅深度的规定也更为细化,以确保乘客舒适度和安全性。
超高层办公建筑的电梯设计更需注重分层分区停靠,而当电梯集中布置时,应具备程序化群控功能,确保高效运作。走道设计方面,新版规范对净宽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办公建筑的走道宽度和长度都需满足防火疏散要求,例如,净宽不应低于1.8米,这比《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要求更为严格。
以De Knoop政府办公大楼为例,荷兰的cepezed + Fokkema & Partners Architecten展示了如何在设计中实践这些新规范。
空间净高的考量
净高是影响舒适度的重要因素。设有集中空调的单间式和单元式办公室净高至少2.50米,开放式和半开放式办公室则不低于2.70米。走道和储藏间的净高也分别有相应的最低要求。为了保证办公环境的灵活性,开放式办公空间应具备可自定义隔断和装修条件。
办公空间的新布局理念
办公空间设计应兼顾功能性与舒适度。普通办公室可设计为单间、单元或开放式,鼓励模块化设计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专用办公室如研究工作室和手工绘图室,应采用封闭或半封闭布局,确保工作区域的专业性。例如,手工绘图室每人面积不应少于6平方米,研究工作室则需7平方米。
疏散宽度的新规定是一大进步,避免了旧规范中因无定标房间导致的疏散宽度过大问题,现代办公空间的人均面积已普遍在5-6平方米,新版规范的调整无疑更为实际和高效。
总的来说,新版《办公建筑设计标准》在细节上更加注重人性化和高效性,为办公建筑设计者提供了更为明确和实用的指导。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作模式的改变,这样的规范更新无疑将推动办公空间设计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