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6 21:56:12
无线射频射频卡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具备多样化的特性。首先,从供电方式区分,有源卡内置电池,提供电力,其通信范围更广但寿命有限,体积较大,成本较高,且不适应恶劣环境;无源卡则利用接收到的射频能量转化为直流电源,虽然作用距离相对较短,但寿命长,对环境要求较低。
其次,按载波频率分,有低频(125kHz和134.2kHz)、中频(13.56MHz)和高频(433MHz、915MHz、2.45GHz、5.8GHz)等不同类别。低频卡适用于短距离、成本效益高的应用场景,如门禁、校园卡等;中频用于门禁和数据传输,而高频则在需求长距离读写速度的领域,如火车监控和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中使用。
调制方式也影响射频卡性能,主动式射频卡自主发送数据,适合无障碍物的环境;被动式采用调制散射,依赖读写器的能量,适用于门禁和交通场景,但有障碍物时,信号需穿过两次,相比之下,主动式在有障碍物的应用中表现更佳,距离可达30米。
射频卡的作用距离根据耦合程度分为密耦合(小于1厘米)、近耦合(小于15厘米)、疏耦合(约1米)和远距离卡(1米至10米及以上)。最后,按芯片功能,有只读卡、读写卡和CPU卡等不同类别。
扩展资料
无线射频译自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为RFID,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射频技术(RFID) 相对于传统的磁卡及IC卡技术具有非接触、阅读速度快、无磨损等特点。 无线射频技术在阅读器和射频卡之间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传输,以达到目标识别和数据交换的目的。与传统的条型码、磁卡及IC卡相比,射频卡具有非接触、阅读速度快、无磨损、不受环境影响、寿命长、便于使用的特点和具有防冲突功能,能同时处理多张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