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6 22:21:31
和合二仙是民间信仰中象征婚姻和合的神祇,又称和合二圣。相传,唐代有一人名为万回,其兄远赴战场,父母思念不已而哭泣,万回于是前往战场探亲,因路途遥远却能在一天内往返,故名为“万回”,民间称之为“万回哥哥”。其象征家庭和睦,自宋代开始被祭祀为和合神。
至清代雍正年间,和合二圣的形象又以唐代的两位僧人“寒山”和“拾得”来代表。据传两人如兄弟般亲近,曾共爱一女。在婚礼前,寒山得知此事,离家出家为僧,拾得则舍弃女儿去寻找寒山。两人相会后,均成为僧侣,并在寺庙立下寒山寺。自此,和合神像也变为二尊,僧装,为蓬头笑面神,一持荷花,一捧圆盒,寓意“和(荷)谐合(盒)好”。在婚礼时,会挂置和合神像于花烛洞房或厅堂,以求吉利。
任县双蓬头村在唐朝以前称为双凤村,因地形而得名。到了唐朝贞观年间,村中出现了“哼哈”二仙,他们不梳头,村名因此改为双蓬头,并沿用至今。相传,当时留垒村有一孤儿名为石德,因家庭贫困,为地主放牛拾柴。恰巧,离此三里远的双蓬头村也有与石德命运相同的孤儿寒山。两人常共同放牛、放羊、拾柴,情同手足,关系亲密。他们生活在这片经常发大水、河流纵横、荷花丛生的大陆泽南端。饥饿时,他们便挖莲藕、摘莲子、捉青蛙,然后笑闹着围在一起分享。每当他们大笑时,都会刮起一阵旋风,聚集一堆柴火,用柴火将食物烧熟,痛快地享用。
扩展资料
是民间传说之神,主婚姻和合,故亦作和合二圣。相传唐人有万回者,因为兄长远赴战场,父母挂念而哭泣,逐往战场探亲。万里之遥,朝发夕返,故名“万回”,民间俗称“万回哥哥”。以其象征家人之和合,自宋代开始祭祀作“和合”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