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7 16:50:36
中国木雕艺术历史悠久,早在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时期便已崭露头角。然而,木雕艺术真正在家具制作中广泛运用,则始于商代。明清时期的红木家具更是将木雕工艺推至顶峰,使之成为家具装饰的关键手段。木雕技法种类丰富,其中明清红木家具的基本雕刻技法包括浮雕、镂雕、圆雕、镶嵌雕、通雕、透空双面雕等。
浮雕,又称“平面雕刻”,是一种在平面上的浮凸表现,分为深浮雕和浅浮雕。浅浮雕起位低,形体压缩大,平面感强,线条流畅,艺术效果清淡、静雅,更接近绘画。浅浮雕主要通过绘画手法、透视、错觉等处理方式造成抽象压缩空间,而非实体空间。深浮雕起位高、厚,形体压缩小,常利用三维形体的空间起伏或夸张处理,形成浓郁的空间深度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深浮雕通常用于柜类柜帮、柜门、桌类前脸及两侧、椅类椅背、床头及塌的三维部位,红木家具中最常用的是浅浮雕。
镂雕,又称“透雕”或“镂空雕”,通过雕刻等手法将材质中未表现物像的部位掏空,留下能表现物像的部分,使雕饰图案呈透空状。镂雕难度大,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雕刻程序先外后内。用于镂雕的木材需质细性纯,尤其是镂空部分,如有裂纹易断裂。镂雕一般用于红木家具的花心、花牙、花堵等需要特别装饰的部位。
透空双面雕,指在家具正反两面雕刻同一种图案,欣赏者从不同角度都能欣赏到同一图案。另一种透空双面雕是在同一块花板的正反两面雕出不同图案,体现不同题材,这类雕刻对艺匠的技术及才能要求更高。
圆雕,又称“立雕”,也称“六面雕”,是立体造型、多面雕刻,一般无背景,是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圆雕的形态随着观看视线的移动而不断变更,每个角度都具备完美的形式感。用圆雕雕刻的作品极富立体感,生动、逼真、传神,但对材料的要求非常严格,一般用于高档、复杂家具的特定部位,例如花头、龙头、风头、柱头等。
镶嵌雕,将不同的质材,如玉石、象牙、珊瑚等,制成花卉、人物、楼台、树石等图案,然后在木面上雕刻凹槽,将这些图案镶嵌其中。镶嵌雕层次清晰分明,具有华贵的装饰效果。
通雕,是在浮雕、镂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木雕技法,通雕画面可以多层次地镂通,重重叠叠,因此通雕的内容具有很大的容纳性和高度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