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8 12:00:29
山东济宁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为曲阜“三孔”,是中国古代纪念祭祀孔子和儒生的圣地。崇尚儒家思想的代表,以文化积淀丰厚、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文物收藏丰富、具有科学艺术价值而闻名于世。山东济宁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孔子生前曾在此讲学,创立了儒家文化,给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深深打上了烙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了整个中国的思想、政治和社会制度,成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石。1994年,孔庙、孔林、孔府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孔庙,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在孔子故居的基础上重建。历经朝代,尤其是唐宋,不断扩建翻新,规模越来越大。现已成为占地600多亩的古代优秀建筑。仅在宋真宗的元湖,每两年就修建三百六十个厅堂和走廊。明弘治十二年重修,历时五年,耗资十五万余元。[2]孔府,即“盛宴公府”,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居住的府邸。规模很大,占地240亩。前者为官宅,后者为内宅,是我国封建社会典型的带有官宅的建筑。[2]孔琳,又名“支林升”,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家族墓地。森林墙周长7公里,里面有2万多棵古树。这是一个古老的人工花园。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从全国各地带来奇花异木在这里种植。此后随着地位的逐渐提高,规模越来越大,到明朝永乐年间扩大到十八顷。清朝康熙时期,计划扩大到3000亩。现在孔琳有超过10万棵树,使它成为中国最大的人造花园。[2]中文名三孔地点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6]有条件的温带季风气候开放时间:夫子庙售票时间:7:40-17:00[7]AAAAA风景区订票5元起。相关视频阅读更多快的航行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字丘,,春秋末期鲁国人。他的祖先是宋朝的贵族,大约比孔子早几代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担任过几个低级官员,但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教育上。相传他收了多达3000名弟子,教了许多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学生。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生前被誉为“天之圣人”、“天之学者”。他是当时社会上最有学问的学者之一,被后人尊为至圣(圣人中的圣人),是历代的楷模。因父母在泥丘山为孩子祈福,故取名丘,鲁洛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修订了《诗经》,设置了礼乐,为《易经》作序为《春秋》。孔子的思想和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共14个。三孔国际评论说,孔子是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庙、墓地和宅邸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孔庙建于公元前478年,是为了纪念孔子。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如今已发展成为100多个殿堂的综合体。孔子的坟墓坐落在森林中,超过10万名他的后代埋葬在这里。当初小小的孔府,如今已经扩建成了一座巨大而显赫的府邸,整个府邸包括152个厅堂。曲阜古建筑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征归功于2000多年来中国皇帝对孔子的崇拜。孔子形象“千年礼乐归东鲁,千古穿服拜肃王”。曲阜这个世界闻名的名字和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也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了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合称“三孔”,是中国古代纪念孔子、崇尚儒学的象征。它们以丰富的文化积淀、悠久的历史、庞大的规模、丰富的文物收藏和科学艺术价值而闻名于世。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突出地位,被尊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孔庙,位于曲阜市中心,是中国封建王朝供奉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宏伟[1]。该庙始于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弟子生前设“旧居堂”为庙,“老了拜”。当时只有孔子生前用过的“衣、冠、琴、车、书”等“三庙院”。此后,历代王朝不断扩张。东汉永兴元年(公元153年),桓帝下令修建孔庙,孔和被任命为守庙人,“在庙里立碑”。魏初第二年(公元221年),曹丕皇帝颁布诏书,在鲁郡“建古庙”,但当时孔庙的规模还不是很大。西晋末年,“庙堂望空”。东兴和元年(公元539年)修复孔庙,“圣容一尊,旁立十子”,为孔庙造像之始。唐初,皇帝除了在首都最高学府国子监建“周公孔庙”外,还颁布了“各州县都要建孔庙”的诏书。寺建于唐代五次,北宋七次。最大的一次是在宋真宗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扩大旧制”...并扩大了316个大厅和走廊”。金代修过4次,元代修过6次,明代修过21次。最大的一次是在明孝宗十二年(公元1499年),孔庙遭雷击,大成殿等120多座主体建筑“化为灰烬”。朱_樘急忙下令重建,历时5年,耗资15.2万元。到清朝,孔庙已经修建了14次。最大的一次是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孔庙被雷火烧毁。清朝世宗皇帝胤_除了参拜祠堂外,还“派钱给大臣督工修缮,庙制规模,以及祭祀礼器之事,都使图纸齐备,并亲自批示”。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动员了12个政府、州、县令进行监督维修,历时6年。历史上,夫子庙历经15次大修,31次小修,数百次小修,终于形成了目前如此宏大的规模。一共49个。庙景孔庙规模完成于明清时期。建筑模仿皇宫的体系,分为九个院落,贯穿一条南北轴线,左右对称布置。整个建筑群包括五堂、一亭、一坛、二堂、二厅、十七座碑亭,共466间,分别建于金、元、明、清、民国时期。寺庙占地约200亩,南北长1公里多。周围是高墙、大门和角楼。黄红的墙壁,雕梁画栋,碑林如林,古树参天。宋代吕蒙正写道:“云立于眩壁,檐翼伸。门重时,洞大开,层厚。......"这座具有东方建筑特色的庞大建筑群,其面积之大、气魄之雄伟、时间之久远、整体性之完整,被古代建筑师称为世界建筑史上“唯一孤例”。它凝聚了历代成千上万劳动者的血汗,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金盛宇·方震·孟子曾经这样评价孔子:“孔子是一部杰作。师父,金音玉振。金生也,始有条理;玉也摇,终组织也”。“金声”和“于震”代表了演奏音乐的全过程,从敲钟(金声)开始,到击清(于震)结束。这是孔子思想的象征,是古代圣贤的集大成,是对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的致敬。因此,后人将夫子庙前的第一块石头广场命名为“金声玉振”。金盛宇方震石雕,四个剪影,石鼓,四根八角形石柱,饰以莲花宝座,各有一只上古时期雕刻的独角怪兽“碧天邪”,俗称“天吼”。广场两侧有云龙戏珠浅雕,明代广场上写满“金声玉振”四个大字,笔法苍劲。明代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著名书法家胡俊宗题写。金盛玉珍坊广场后面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面是两条龙玩珍珠的石阶,桥下碧水呈半圆形绕过,是盘水。可惜盘水被石头挡住了,只有盘桥独自存在。桥后东西各有一块石碑,建于昌二年(公元1191年)。上面刻着“官员等”的铭文。下马至此”,即所谓“下马碑”。过去,文武官员和老百姓经过,都要下马下轿,以示尊敬。连皇帝都要下台拜孔子,可见夫子庙的威严。星门,灵星,又名天天星,被古人视为“大师的庆典”。在古代,要祭天,首先要祭神星。寺庙的大门被命名为凌星,这意味着尊重寺庙就像尊重天空。星门在盘水桥后面,有四三个房间。铁良石柱铁良铸造有12个水龙头阀门。四根圆形石柱上装饰着祥云,顶端雕刻着愤怒的天空。火焰宝珠雕刻在额头上,明代的额头广场由两层石板组成。下层刻有甘龙皇帝手书的“星门”三个大字,上层刻有绦环图案。在明朝,这个门是木制的。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重修时,“易用石”。星门有两个广场,南面是泰和袁琪广场。这个广场建于明朝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春天,形状与金盛于震广场相同。方额的碑文是山东巡抚写的,赞美孔子的思想好像天地万物都是天生的。北至圣庙广场,额上铭文刻有篆书。明代,广场上原本刻有“玄圣寺”二字。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改名为今。用汉白玉雕成,三室四柱,柱上饰祥云,额方饰火焰珠。后人称赞孔子的思想对我们社会的深远影响,用了“德、天、地”、“道观、古今”等词,意思是他的贡献和别人一样大,他的思想是古今之最。因此,在夫子庙第一院落的左右两侧各建了两座对称的木牌楼,东有“德艺天地”,西有“道观古今”,是夫子庙的第一座偏门。这两个广场建于明初,具有明显的时代风格。建筑为木结构,三间四柱五层,黄色琉璃瓦,如意斗拱,开间十三步,短间九步,小顶中间五步。每个方格中有8个石怪。中间4天禄,皮林的尾巴,长颈,利爪;两边的四个辟邪,生气扭脖子,有怪象。据《孟子》记载,石门曰:“孟子曰:‘伯夷,圣人清净;伊尹,圣人也;柳下惠,圣者;孔子,当其圣也。”“意思是说,圣人之中,孔子是最适合时代的。据此,雍正八年(1730年),清世宗皇帝将夫子庙正门的名称定为“圣石门”。圣门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三室。弘治年间,扩建为五室三券。琵琶山的山顶被深红色的墙壁包围着。券内为杏黄色墙壁,前后石阶均有石雕。透过拱门望去,给人一种深邃莫测的感觉。当你经过圣门时,它突然打开了,有一个巨大的庭院,里面古柏茂密,绿树葱茏,绿草如茵。三座面对面的拱桥垂直跨越,一水一渡,碧波荷叶,玲珑剔透的石柱环绕水面。水“如墙绕流”,故名“墙水”,所以桥有个好名字,叫“墙水桥”。南、东、西各有两座桥,由一条隧道相连,东边有一个牌匾“快见门”,是李博“如景行凤凰”中“先见之”的意思。西匾“高阳门”取自《论语》“养之弥高”,称赞孔子学识渊博。这是孔庙的第二个侧门。以前只有皇帝才允许走正门祭祀,普通百姓只能从高门入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