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7 11:13:35
季布是西楚霸王项羽手下五虎将之一,勇武卓绝。他为人仗义,爱打抱不平,最值得称道的是重诺守信,只要他答应过别人的事,一定会想方设法办到,以致楚国中流传出“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 楚汉战争时,季布曾多次率楚军围困刘邦,使其受窘蒙羞。刘邦打败项羽,夺得天下后,季布到处逃命。刘邦悬赏千两黄金,在全国搜捕季布。后来,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启奏刘邦,劝他接纳季布。刘邦经慎重考虑,认为夏侯婴说的有道理,季布是个人才,于是不计前嫌收回成命,饶赦了他,并拜季布为郎中。识时务者为俊杰,季布仕从刘汉,历经高祖、惠帝、文帝三朝。从郎中到中郎再到军机重镇的河东郡守,一步一个脚印,把以前战争时期的“凭勇吃勇”换脑筋为天下太平年代所需的“靠智吃智”,政绩斐然,终得善终。
同样是项羽手下的一名大将丁公,他却没有季布这么幸运。丁公名固,是季布的舅舅,西楚霸王项羽手下的一员武将。公元前205年,刘邦在彭城之战中大败而逃,丁公率兵在彭城以西追上了刘邦,两军短兵相接,刘邦情急之下,对丁公恳求道:“两贤相遇难道要互相伤害吗?”于是,丁公便带兵返回,刘邦因此突围而去。项羽失败后,丁公专门拜见刘邦,希望能得到刘邦重用。令丁公意想不到的是,刘邦把他带到汉军中游行示众,说:“丁公作为项羽的臣子却不忠诚,让项羽失去天下的人,就是丁公。”接着,
楚汉相争,刘邦取胜。双方交战时,季布作为刘邦的敌人,差点要了刘邦的命,但他却尽了一个项羽臣子的责任,是为忠;丁公作为项羽手下的一员大将,却在交战中释放了项羽的死对头刘邦,正因为项羽有丁公这样的奸臣,才最终被打败。对出卖主子的人,只能被暂时地利用,不会得到对立者任何一方的重用,没有好下场。刘邦得天下,他需要树立一个效忠自己的榜样,季布和丁公便成了最好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