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3 19:59:06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承载着高新技术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的区域,曾经面临河湖治理的严峻挑战。然而,在全面推行河长制的背景下,吉林经开区历经多年艰苦奋斗,终于迎来了碧水蓝天的转变。此篇文章将深入探讨吉林经开区如何通过实施河长制,实现了从污染治理到生态建设的转变,以及如何为居民创造了一个健康、美丽的水环境。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将环保放在首位。106家企业严格遵守排污许可证制度,所有企业均在生产设施同步规划、建设、投运污染治理设施,确保污染物排放受到有效管控。25家涉水重点单位安装自动监测设备,主动公开排放信息,实现排放数据实时监控。非在线企业也在自行监测和公众监督下规范运行,形成制度与实践的双重保障。
在河长制的框架下,吉林经开区的河长体系构建了从上至下的责任网络,包括8名县级河长、10名乡级河长和19名村级河长,确保责任明确、联通顺畅。对于重点部位,如4个工业企业排污渠道、3个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污渠道,统一设置标识牌,公开责任主体与监督电话,形成24小时不间断、365天不停歇的监控监管、巡察巡视、专业采样与群众监督机制,确保环保底线的守住。
通过持续的坚守,吉林经开区为群众“守”出了健康水环境。2022年,无重大水污染事件或河湖水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下降情况,未发现企业私设暗管、暗渠、渗坑等偷排行为。国家考核断面哨口断面水质全年保持二类以上水质,区内持续无黑臭水体,水污染防治工作成绩显著。
为了家园更美,吉林经开区的村民们积极参与河流的管护。头台子村党支部书记刘雪茹,作为村级河长,负责通气河头台子村段7公里流域的管护,通过日夜奔走、做村民工作,实现了3.8公里河道的清淤,保障了两岸村民生命财产安全。通气河的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河水清澈,两岸绿树成荫,吸引了各种生物栖息,村民的生活环境和文明素养全面提升。
在九站街道新星社区,党支部书记安阳的工作也发生了转变,从加强巡查、宣传、管理到与志愿者一起维护江边环境,群众的热情参与让安阳的工作充满成就感。通过一系列措施,松花江新星社区段的盗采砂石、倾倒垃圾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吉林经开区在推进河长制的过程中,不仅注重治标,更致力于治本。通过河长制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通过全面宣传河长制政策知识、工作动态、先进典型,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加大投入,提升水环境保护水平,如建成农村垃圾收运体系、推进河湖划界工作、推进河道“清四乱”、投巨资改造灌区节水计量设施、完成区域“绿水长廊”项目等。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实施河长制,实现了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的双重目标,为市民创造了清澈的水环境,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聚一区之力,换碧水家园,吉林经开区的每条河流都承载着守护碧水蓝天的情意,未来,吉林经开区将继续走上永续长治之路,让清水永续,让河湖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