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答
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 装修问答
装修问答
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装修问答

装修问答

服装店装修和货架的摆放

发布时间:2025-02-07 04:13:13

一、陈列展示的基本目的

1. 站在顾客的立场:

- 明显易看,符合人体工程学、顾客视线角度。

- 容易了解,明确分类,区分生活形态。

- 容易选择,具有商品规定、按照次序陈列。

2. 站在店铺的立场:

- 良好的效率,卖场空间有效的区分、布置。

- 容易进行商品的库存管理,容易了解畅销货品,防止丢失。

- 降低成本,省力化、标准化、手册化。

二、陈列展示的基本原则

1. 持整体展示的简洁明了和合理有序,使可能的销售尽快达成。

2. 少就是多。化繁为简,突出重点。形式精炼就是内涵丰富。

3. 明确树立主题。围绕其展开展示内容。

4. 充分和综合运用各功能要素完善展示效果和风格。

三、色彩的感觉

1. 色彩的冷暖感:

- 红色、橙色、黄色为暖色系;蓝色、蓝绿色、蓝紫色为冷色系。

- 绿紫色和无彩色属于中性色。在无彩色中,白色偏冷,黑色偏暖。

2. 色彩的轻重感:

- 由色彩的明度决定。明度越高分量越轻;色谱中,黄色最轻,紫色最重。

3. 色彩的远近感:

- 由色彩的纯度决定。纯度高的往前进,纯度底的往后退。

四、陈列展示的功能要素

1. 商品的属性:

- 包括色系、款式、功能、商标、质料、设计格调、价位、工艺、规格和产地、工序等。

2. 拓展时段界定:

- 商品推广期、商品销售期、商品清货期。

3. 表现的视角:

- 介绍产品本体、介绍生活活动、介绍生活方式、强调商店印象、场景式、偶发式、轻快、庄重、怪异、冷峻、高雅、可爱、男性化、女性化、其他。

4. 审美取向要素:

- 焦点、色彩对比和渐变、平衡、重复效应、序列效应。

5. 商品容量企划:

- 展示容量、库存容量、货品流转周期容量。

6. 商品配置比例:

- 系列产品开发中各配搭单元间比例、店场道具和POP展示与货品陈列各所占空间比例、店场展示货品容量与库存货品容量比例、店场单位时间内货品销售量或与展示/库存总量之间比例、店场单位时间内货品补货量与销售量或与展示/库存总量之间比例。

7. 人体行为工程原理:

- 空间设置、问号原则、视听、灯光。

五、商品陈列展示的步骤与操作

1. 陈列展示的基本步骤:

- 根据空间布局设定各展示面焦点,明确主体和主导,有序引导消费者注意力。

- 物以类聚,将产品按季节、系列、性别、款号、色系、尺码等分类。

- 以产品为主导,对应配置使用适量POP。

- 突出主题,表达氛围和格调故事。

- 综合检测,应用各功能要素进行全面评估、解析。

- 维护、跟进和相关培训。

2. 服饰陈列展示规范操作:

- 叠装、挂装、配件的陈列与展示。

3. 商品陈列展示中应注意避免的问题:

- P.O.P残损、过季并仍未替换。

- 产品无系列性配衬,单款盲目零散销售。

- 硬性将货品与无关道具、物料和P.O.P.进行配置。

- 以我为本、以货为本。

- 场内器架列阵庞大,排向单一。

- 独立货架上方面1350cm至1650cm间,视面无焦点、无展示。

- 刻意营造均衡而“凑数”。

- 刻意营造色块间隔,导致“琴键”反效果。

- 在墙体、镜面、器架面等处随意贴饰纸质告示或P.O.P.。

- 太多零散和独立的点缀式摆设。

- 无明确界定特价品和正价品展示区域单元,且无明确标识。

- 橱窗展示未同时考虑远视及近视效果。

- 橱窗出样货品未经处理且配衬失误。

- 橱窗内同时使用不同质地和不同类型的模特。

- 橱窗涉及宗教题材。

- 橱窗展示“多多益善”心态。

- 光源失调、残损、无表现力。

- 照明形成光斑、炫目、高温或大范围暗角位。

- 器架间距小于1200cm。

- 连续大范围、大跨度单一陈列展示方式。

- 展示面罗列铺排货品,单纯以操作繁简为基准。

- 展示容量失调。

- 产品陈列方位长期未经调整。

- 精品柜无内置灯光,且视面过低。

- 货品陈列方位无明确性别区界。

- 女性系列未经配衬展示,且未有系列组合陈列。

- 促销活动为配置相关图文标识。

- 音响播放嘈杂、尖锐、激烈。

本站热点

热点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