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3 18:00:26
矿山法的施工分类主要包括按衬砌施工顺序的区分,主要有先拱后墙法和先墙后拱法。先墙后拱法又进一步细分为漏斗棚架法、台阶法、全断面法以及上下导坑先墙后拱法。在特殊情况下,侧壁导坑先墙后拱法用于松软地层或大跨度洞室。结合先拱后墙法和漏斗棚架法,还有蘑菇形法。先拱后墙法也称支承顶拱法,主要用于稳定性较差的岩层,通过先挖拱部再砌筑顶拱以保证施工安全。
在施工过程中,漏斗棚架法(下导坑先墙后拱法)适用于坚硬稳定的岩层,采用下导坑进行逐层扩大开挖,然后修筑衬砌。台阶法分为正台阶法和反台阶法,正台阶法则在稳定性较差的岩层中分层开挖,而反台阶法则则反之。全断面法则一次挖出整个断面,适用于良好岩层的小型隧道,可实现机械化施工。上下导坑先墙后拱法,即全断面分部开挖法,过去在松软岩层中采用,但因施工复杂性而较少使用。
蘑菇形法结合了两种方法的优点,可根据地质条件灵活调整。侧壁导坑先墙后拱法,即核心支持法,适合于松软和不稳定地层,通过分步开挖和核心支撑来确保施工安全。在大断面洞室施工中,还会采用混合方案,结合不同方法的优点。
爆破开挖是隧道施工的重要环节,需考虑装碴、临时支撑和永久性衬砌等因素,采用松动爆破并注重炮眼布置和炸药选择。新技术如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也被广泛应用。
在设备方面,芬兰Normet公司和SADVIK、ATLAS等公司提供了多种矿山法专用设备,如喷浆台车、凿岩台车等,以支持高效和精确的施工。
扩展资料
矿山法【mine tunnelling method】指的是用开挖地下坑道的作业方式修建隧道的施工方法。 矿山法是一种传统的施工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隧道开挖后受爆破影响,造成岩体破裂形成松弛状态,随时都有可能坍落。基于这种松弛荷载理论依据,其施工方法是按分部顺序采取分割式一块一块的开挖,并要求边挖边撑以求安全,所以支撑复杂,木料耗用多。随着喷锚支护的出现,使分部数目得以减少,并进而发展成新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