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5 17:42:52
鎏嘉码头地理位置位于江北区刘家台。而据相关史料记载,清朝时期,刘家台名为“莺花渡”,从字面上看,在重庆众多刚性、直白、乡土的地名中确实与众不同、清雅脱俗,很有江南水乡的韵味。
莺花渡所在之处,以前是曾设莺花厢,在古代厢坊制行政区划下靠近城的曰厢,这个莺花厢便是江北的城外二厢之一。从莺花渡所处位置的地形看,渡口上岸即是一片沿江的斜坡和台地,在未有大规模城市开发的古代想必周围是树草丛生,江水掩映,在春日阳光明媚之时莺啼花开,这也许是莺花渡得名的由来。
莺花渡这个名字后来便不见于记载了,莺花厢这一片也逐渐以“刘家台”这个名字叫开,附近还有“廖家台”、“简家台”。从“莺花渡”到“刘家台”,看上去只是一个地名的变迁,却反映了重庆城市、人文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历程。
鎏嘉码头不仅仅是在“修建”码头,也在着力为嘉陵江塑造风景、为重庆人带来时尚生活。所谓的码头文化在此也有了最新的诠释——那就是CBD时代的码头文化。因为码头文化从来都不是静止的、单一的,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着自身的升级与蜕变。以前提起码头文化我们总是一下子联想到“火锅的发源地”,“袍哥人家”,“纤夫”、“茶馆说书”这些早期的码头文化元素。但这些只是当时码头文化生成状态下的原始符号,随着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再到多元化发展的当今社会,码头文化一直都在涛涛江水的轰鸣声中掇菁撷华、发展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