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6 14:25:37
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登封市西北部,西邻古都洛阳,东临古都郑州,属伏牛山系。
嵩山,五岳之“中岳”,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系秦岭支脉外方山的东延部分,地理坐标为北纬34°23′31″—34°35′53″,东经112°56′07″—113°11′32″, [34] 西起洛阳龙门东侧,向东逐渐转向东北一直延伸到新密以北,东西绵亘近百千米,南北宽约20千米, [12] 风景区面积为159平方千米, [13] 地质公园总面积450平方千米。 [42]
嵩山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华北古陆南缘,在公园范围内,连续完整地出露35亿年以来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地层层序清楚,构造形迹典型,被地质界称为“五代同堂”,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地质(含构造)剖面。 [42]
嵩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各类文物珍品6700多件。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嵩山历史建筑群,包括8处11项历史建筑。同时人文景观众多,计有十寺、五庙、五宫、 三观、四庵、四洞、三坛及宝塔270余座,是历史上佛、儒、道三教荟萃之地。 [43]
2004年2月13日,嵩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地质公园。 [7] [42] 2007年3月7日,嵩山少林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第一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8] 2010年8月1日,坐落在嵩山腹地及周围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地理环境编辑 播报
位置境域
嵩山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系秦岭支脉外方山的东延部分,地理坐标为北纬34°23′31″—34°35′53″,东经112°56′07″—113°11′32″, [34] 西起洛阳龙门东侧,向东逐渐转向东北一直延伸到新密以北,东西绵亘近百千米,南北宽约20千米, [12] 风景区面积为159平方千米, [13] 地质公园总面积450平方千米。
地质
地层
嵩山属华北地层区﹑豫西分区、嵩箕小区,地层发育比较齐全,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中一新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均留下了丰富的地层遗迹,号称“五(七)代同堂”。 [34]
地质构造
嵩山
嵩山
嵩山地区在长达几十亿年的地质演化过程中,既形成了各种沉积岩、岩浆侵入体、喷出岩组合等,又受到多次地壳运动的改造。不同地质历史阶段,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不一样,岩石或地层的构造变形特点各有差异,造成嵩山地区地质构造面貌多种多样,变形内容丰富,构成一幅复杂的构造图像。从宏观观察,以嵩山地区“中岳运动”界面为标志,可划分为基底构造和盖层构造两大部分。“中岳运动”界面以下是嵩山地区的强变质基底岩层(岩石),构造线主要作近南北向展布,构造变形主要是地壳中深构造层次一中浅构造层次的塑性流变、韧性剪切和强烈褶皱的复杂变形构造型式;界面以上是嵩山地区的沉积盖层,受“燕山运动"影响而发生褶皱和断裂。主构造线方向呈近东西向展布。因此“中岳运动”界面上、下地层(岩石)的构造变形,不但反映了构造层次、变形机制、变形程度不同,而且反映了地壳运动方向的根本差别。嵩山地区基本构造格架是“燕山运动”形成近东西向构造叠置在“中岳运动”及其以前近南北向构造之上,如高架的十字桥。在嵩山地区盖层中还发育独具特色的“少林运动”和“燕山运动”造成的重力滑动构造。 [34]
地形地貌
嵩山山脉属秦岭山系东延的余脉,向东北、东、东南方向呈扇形展开。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山脉亦变得分散、破碎,至东部则形成低山丘陵地貌。区内地势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总体来看,地貌类型以高丘陵、低丘陵所占面积最大,其次是深低山和浅低山,深中山和浅中山的面积较小。北部山地丘陵分布于颍河以北地区,以嵩山山地为主;南部山地丘陵分布于颍河以南地区,以箕山山地为主体。
嵩山和箕山之间,是东西向延伸的宽谷地带,称为登封宽谷或登封盆地。其北部发育有嵩山山前洪积——冲积平原,海拔340—380米,略向东南倾斜。由于近期地壳上升,平面受侵蚀,地面呈波状起伏,并有长条状垄岗;盆地南侧有颍河自西向东流过,河谷较宽,形成地势平缓的冲积平面,海拔300米左右。颍河沿岸发育有较宽的河漫滩和三级阶地。 [34]
气候
嵩山位于北温带南缘,山体自西向东横亘于豫西山地东部,地形复杂,重峦叠嶂,河谷交错,大陆度为58.8°,属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受蒙古冷气压,热低压,极地大陆高压和冷暖气团、太平洋副热带气团影响,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雨少风多,秋季昼暖夜凉。光热资源丰富。 [34]
水文
综述
嵩山地区河流众多,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为0.32千米。在大河谷地或山前平原地区,地下水埋藏甚多。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为区内的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供水条件。
从流域归属来看,区内河流分属两大水系,即黄河水系和淮河水系。嵩山北麓的大部山区属黄河水系,有伊河、洛河、汜河。嵩山南麓的大部山区属淮河水系,有颍河,贾鲁河,汝河。受地质构造和地貌的控制,主要河流和支流自西向北、东、南三方分流。在水系结构上,主要河流多发育在并行山脉之间,支流众多,均匀注入,且不对称性比较明显。一般北岸支流比较长大,南岸支流则比较短促,这一特点使干流河槽多有偏向右崖的趋势。因此,面积较大的河流阶地及河谷平原多分布于左岸,形成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34]
主要河流
颍河属淮河流域,发源于少室山南侧,由西向东流入白沙水库后经禹州市东流。流域面积1037.5平方公里,在登封境内长57公里,河水流量受降雨影响较大。据告成水文站统计,年平均流量为300立方米/秒,最大流量为5131立方米/秒(1956年6月),最小则为断流,最大流速8.2米/秒,洪峰期一般在每年的七八月份,比降平均1/260、1/300。河床宽20—3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