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6 11:50:26
电容器的充放电原理为:
当电容器接通电源以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与电源正极相接电容器极板的自由电子将经过电源移到与电源负极相接的极板下,正极由于失去负电荷而带正电、负极。
由于获得负电荷而带负电,正、负极板所带电荷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由于同性电荷的排斥作用,所以开始电流最大,以后逐渐减小。
通过导线的连接作用,电容器正负极板电荷中和掉.。当K闭合时,电容器C正极正电荷可以移动,负极上中和掉,负极负电荷也可以移到正极中和掉,电荷逐渐减少表现电流减小,电压也逐渐减小为零。
扩展资料:
电容器的注意事项
1、处理故障电容器时,首先应拉开电容器组的断路器及其上下隔离开关,如采用熔断器保护,则应先取下熔丝管。
2、必须进行人工放电。
3、先将接地线的接地端与接地网固定好,再用接地棒多次对电容器放电,直至无火花和放电声为止,最后将接地线固定好。
4、电容器如果有内部断线、熔丝熔断或引线接触不良时,其两极间还可能会有残余电荷,而在自动放电或人工放电时,这些残余电荷是不会被放掉的。
5、戴好绝缘手套,并用短路线短接故障电容器的两极以使其放电。
6、对采用串联接线方式的电容器还应单独进行放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