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23 21:25:59
二、紫砂陶土的常见成分与矿料种类
传统紫砂陶土的构成主要包括紫泥、红泥、缎泥、墨绿泥和黑泥,即所谓的五色土。这些最初的优质矿藏源自丁山(黄龙山)内部的夹层,以多层块状分布。黄龙山虽小,但因其矿产资源曾用于建筑,如今已开采殆尽。紫砂泥矿藏较深,开采需挖井作业,如四号井,依次挖掘出假土、夹泥、紫泥(紫红色纯净部分)和绿泥(本山绿泥或乌泥,质地硬黑)。不同矿层的分界不清晰,导致各时期泥质差异。挖掘出的矿土需经挑选,颜色、质地各异,用途各异。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宜兴陶瓷公司繁荣,原料总厂负责供应矿料,大部分紫泥和绿泥供给紫砂厂,而夹泥主要用于粗陶制作,如花盆。随着紫砂市场升温,原料短缺,非紫砂用途的矿料也被用于制作茶壶。"甲泥"的概念可能是对夹泥的误解,虽然有些文人将其形容为"铁甲",但其实乌泥更符合这一特质。了解紫砂泥需要深入研究,而并非仅凭听闻。
紫砂泥种类繁多,包括不同纯度和硬度的紫色泥,如底皂青和嫩紫泥。底皂青原非优质,但在需求增加后成为常见品种。其他如红皮龙和降坡泥,过去主要用于粗陶,现在也被视为正宗紫砂。缎泥的色泽多样,由绿泥和紫泥调配而成,其烧结温度高于其他泥料。墨绿泥则通过添加氧化钴或铬绿等调色。黑料有紫泥或绿泥为基础,添加氧化色素或黑色素制成,颜色各异。红泥以小红泥和大红泥配制,朱泥为其中的精品,明清时期备受推崇。
实际上,紫砂泥的色彩和特性远超五色,可由多种原料混炼出各种色调。然而,市场对本地原生泥料的需求限制了紫砂泥的广泛使用,有些非传统紫砂泥料则依赖化工色素制作,虽能迷惑消费者,但并非正宗紫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