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5 07:52:51
软陶作品在造型完成后,必须经过烘烤以确保其稳定性与美观。烘烤方式有水煮定型法与烘烤定型法两种,适合不同情况的需求。
水煮定型法适合没有烤箱的初学者,将软陶作品放入纯净水中,使用温火煮至水开,保持10-20分钟,直至作品定型。需注意全程使用文火,避免因内外温差过大导致裂开。若一次定型效果不佳,可重复操作直至满意。
烘烤定型法是软陶定型的优选方法,将作品放入烤箱,设定温度为110-150摄氏度,烘烤5-10分钟。温度不宜超过170度,烘烤后需待炉温降至室温再取出,避免因冷空气快速进入炉内导致作品开裂。烘烤时间与作品大小有关,一般1/4英寸需15分钟,1/2英寸需30分钟。较硬的土需较长烘烤时间,较软的土需较短时间。烘烤时间是指从烤箱达到预定温度后到结束这段时间。预热时间需额外计算在内,一般约需10分钟。建议将不同大小与厚度的作品分类烘烤,使用铝箔包裹内胚可缩短烘烤时间。
烘烤温度与时间是烘烤软陶的两大关键要素,须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温度太低会导致作品硬度与弹性不足,易破损;温度太高则可能使作品表面焦黑或变形。软陶作品烘烤温度一般为130℃/275℉,不能超过145℃。快烘烤好时,可稍微调高温度使作品表面微泛油亮光泽。重复此步骤可提高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2CM厚的软陶作品在100℃左右烘烤10分钟左右即可成型。若作品冷却后感觉较软,可再加烤几分钟。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软陶烤焦或裂开。初学者可先设定5分钟,分两次烘烤。若烤箱无法设定温度,可将烘烤时间控制在3-5分钟,分2-3次进行。若作品在烘烤过程中裂开,可在冷却后填补同色系软陶土并抚平,再加入烤箱中略微烘烤即可。
扩展资料
所谓“软陶”其实并不是陶,而是一种人工的低温聚合粘土。又叫“彩陶”,也称“烧烤粘土”。从外形上看,这种粘土的小包装极其类似橡皮泥,而在烘烤之前的玩法上也与橡皮泥有很多接近的地方。软陶器形和硬陶较接近。中国江南地区古代文化遗址中,出土这类陶器较多。软陶是古代陶器,按制作方法分泥质和细砂质两种,按烘烤方式火候较低,胎体不如硬陶坚硬。胎作红褐色、灰白色或灰色。器表都拍印有各种几何形纹,因此也称“印纹软陶”。在使用上要注意三岁以下儿童不能用等方面的常识,并要注意制作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