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4 02:32:16
你找对人啦!!我们也要查!!我刚好查完,而且整理了!!嘿嘿。
看看我们的土地
一、土地资源
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全国耕地12208.27万公顷(18.31亿亩);园地1154.90万公顷(1.73亿亩);林地23574.11万公顷(35.36亿亩);牧草地26214.38万公顷(39.32亿亩);其他农用地2553.09万公顷(3.83亿亩);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2601.51万公顷(3.90亿亩);交通运输用地230.85万公顷(0.35亿亩);水利设施用地359.87万公顷(0.54亿亩);其余为未利用地。与2004年相比,耕地面积减少0.30%,园地面积增加2.31%,林地面积增加0.30%,牧草地面积减少0.21%,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面积增加1.11%,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增加3.37%,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增加0.26%。 2005年全国耕地净减少36.16万公顷(542.4万亩)。其中,建设占用耕地13.87万公顷(208.1万亩),另外,查出往年已经建设但未变更上报的建设占用耕地面积7.34万公顷(110.1万亩);灾毁耕地5.35万公顷(80.2万亩);生态退耕39.04万公顷(585.5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1.23万公顷(18.5万亩),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30.67万公顷(460.0万亩)。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面积为建设占用耕地的144.56%。
全年新增建设用地43.2万公顷。其中,新增独立工矿(包括各类开发区、园区)建设用地15.11万公顷,新增城镇建设用地9.82万公顷,新增村庄建设用地6.66万公顷,新增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10.76万公顷。
切实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明确各省(区、市)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负责。会同农业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六部委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有关工作的意见》。下发《关于开展设立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工作的通知》,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全面提升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水平。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和《2005年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指南》。全年共备案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326个,项目建设总规模129.12万公顷,其中,位于粮食主产区项目个数和建设规模分别占47%和53%。下发《关于开展补充耕地数量质量按等级折算基础工作的通知》,采用更加严格措施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工作。
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开展全国存量用地调查,查明到2004年底,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有闲置土地7.20万公顷(107.93万亩),空闲土地5.48万公顷(82.24万亩),批而未供土地13.56万公顷(203.44万亩),三类土地总量为26.24万公顷(393.61万亩),占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切实执行建设用地“六个不报批”和“八个必须”要求,核减建设用地4631.9公顷。总结和大力推广100个节约集约用地典型,制订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新政策。从严控制土地供应总量,严格审核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24个。
土地管理为经济建设服务。全年审批建设用地34.68万公顷,其中国务院批准用地14.93万公顷,省级批准用地19.75万公顷;工矿仓储、住宅等分批次建设用地16.00万公顷,交通运输、水利设施等单独选址建设用地18.68万公顷。
土地管理基础业务建设明显加强。《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已正式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方案。18个省(区、市)开展土地更新调查,1526个县(市)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城市市区地籍调查完成82.24%。国有土地使用证发证率达76.38%,集体土地所有权发证率达33.19%,集体土地使用证发证率达70.69%。25个省(区、市)开展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13个通过验收。
完善土地市场体系和制度。继续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覆盖面。继续完善国有土地出让制度。全国共出让土地面积16.32万公顷,出让价款5505.15亿元。其中,招拍挂出让面积和出让价款分别为5.72万公顷和3920.09亿元,分别占出让总面积和总价款的35.06%和71.21%。加强土地储备制度建设。加强土地市场监测和地价管理。根据1000多个县(市、区)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结果,土地供应来源结构56%属于存量用地,44%属于新增用地;用途结构43.33%属于工矿仓储用地,30.56%属于房地产开发用地,26.11%属于其他用地;房地产开发用地中,商业服务业用房占29.2%,普通商品住宅占48.7%,经济适用房占9.3%,高档公寓占0.2%,其他住房占12.6%。系统提出房地产市场土地供应政策。
二.土地使用,浪费等现象。
随着土地有形市场及土地收购储备制度逐步建立,湖北省已结束土地使用有市无场的历史。截至2002年底,全省83个市、县都已建立了土地有形市场,其中75个市、县相应建立了土地收购制度.为了加强土地市场建设,湖北省近年来出台了《湖北省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湖北省土地市场管理暂行办法》、《湖北省划拨用地目录》等文件,为土地市场健康发育和有序运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1年,全省土地出让收益21亿元,是2000年的7.8倍;2002年全省土地出让金收益达51.689亿元,比2001年净增30亿元。
湖北半年浪费10个中山公园面积土地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记者邹汉青)一所学生人数不及母校一半的某高校二级学院,竟申请“圈地”4000亩建校区,是母校面积的2倍。
类似这样的小项目“跑马”圈“大地”的现象比比皆是。昨日,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张建仁在我省环保世纪行新闻通气会上透露,上半年国土资源部门从15个不符合节约集约用地的项目上挤出了357公顷“水分”,相当于10个中山公园的面积。
据介绍,黄石某服饰公司建设日产400套西服的生产线,申请用地24公顷,因布局不合理,经审查核减了用地面积10.67公顷;咸宁某多媒体培训基地项目申请用地33.33公顷,按定额测算只需16公顷,核减了用地面积17.33公顷……
部分县市领导“卖地”的积极性很高,客观上助长了土地资源浪费。今年1-8月份全省土地转让收入80亿元,全省有十几个县的“卖”土地收入几乎占财政收入的一半。张建仁说,本届政府透支了下届政府、子孙的钱。省人大负责人称,此风气很危险。
按照“企业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的原则,我省鼓励工业用地上建多层式厂房,发挥土地资源的集聚利用效益,停止对别墅类房地产、高尔夫球场项目供地,控制城市宽马路、大广场、大学城用地,并抬高了民办高校征地的门槛。
土地的故事
1.社稷坛的五色土
上古时代,我国有“社稷祭祀”制度,把国家称为“社稷”。《白虎通》曾设王者为何有“社稷”之问答云:“为天下求福报功。以‘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一一祭之也,故封土立‘社’,‘社’为‘土神’;谷物众多,不可遍及祀, 故封谷立‘稷’,‘稷’为‘谷神’之长”。这就是说,当时国家统治者,重视土壤和粮食,认为“神”可以引出万物,祭“神”可以保障五谷丰登。祭祀“土神”“谷神”的地方叫做“社稷”。
北京中山公园内保留着明代所建的社稷坛。最上层15.8米见方、铺垫着五种颜色的土壤:东方为青色、南方为红色、西方为白色、北方为黑色、中央为黄色。
黑土 我国东北平原湿润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物分解慢,积累较多,所以土色较黑。
黄土 我国黄土高原的土壤呈黄色,这是由于土壤中有机物含量较少的缘故。
红土 高温多雨的我国南方土壤中矿物质的风化作用强烈,分解彻底。易溶于水的矿物质几乎全部流失,只剩氧化铁、铝等矿物质残留土壤上层,形成红土壤。
青土 在排水不良或长期被淹的情况下,红土壤中的氧化铁常被还原成浅蓝色的氧化亚铁,土壤便成了灰蓝色的,如南方某些水稻田。
白土 含有较高的镁、钠等盐类的盐土和碱土常为白色。 黄,象征居中的黄帝,他统治天下,因为由手拿绳子掌管四方的土神辅佐。 青,象征东方太嗥,他由手持圆规掌管春天的木神辅佐。 红,象征南方炎帝,他由手持秤杆掌管夏天的火神辅佐。 白,象征西方少昊,他由手持曲尺掌管秋天的金神辅佐。
黑,象征北方颛顼,他由手持秤锤掌管冬天的水神辅佐。黄土居中,因为最高统治者黄帝居于核心地位。东西南北依次为青白红黑,也即皇帝的四方又各有一个统治者辅佐。这种布置方式,是以道教阴阳五行学说来表明:坛上五色土,象征全国的土地,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东方为青龙,南方为朱雀,西方为白虎,北方为玄武,中间为中央之神
2.成语: 不食之地 (bù shí zhī dì)
〖释义〗不食:不生产粮食。指不能耕种的土地。 〖出处〗《礼记•檀弓上》:“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莽我焉。”
〖示例〗山林、溪谷,~。(《资治通鉴•周纪赧王四十二年》)
拔了萝卜地皮宽 (bá le luó bo dì pí kuān) 〖解释〗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一回:“拔了萝卜地皮宽,交他去了,省得他在这里跑兔子一般。”
遍地开花 (biàn dì kāi huā) 〖解释〗比喻好的事物到处涌现或普遍发展。 〖出处〗董必武《祝贺建国十周年》:“遍地开花闹,冲天干劲传。粮棉大增产,煤铁倍加权。”
旦暮入地 (dàn mù rù dì )〖解释〗旦:早晨。暮:晚上。地:地府。早晚就要进入地府。表示年龄已高,随时都可能死去。
弹丸之地 (dàn wán zhī dì) 〖解释〗弹丸:弹弓所用的铁丸或泥丸。弹丸那么大的地方。形容地方非常狭小。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此弹丸之地弗予,令秦来年复攻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
必争之地 (bì zhēng zhī dì) 〖解释〗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 〖出处〗《周书•王悦传》:“白马要冲,是必争之地。今城守寡弱,易可图也。”
不败之地 (bù bài zhī dì) 〖解释〗原意是指善于打仗的就有取胜的把握,不会落到挫败的境地。后泛指办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 〖出处〗《孙子•军形》:“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不毛之地
(bù máo zhī dì) 〖解释〗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出处〗《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赐)之不毛之地.” 〖示例〗南方~,瘴疫之乡;丞相秉钧衡之重任,而自远征,非所宜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
俗语: 此地无银三百两; 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死无葬身之地;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面朝黄土背朝天;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强龙不压地头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