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答
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 装修问答
装修问答
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装修问答

装修问答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大事记

发布时间:2025-01-25 03:53:48

1990年6月25日,厦门经济特区接过一把特殊的“火炬”——厦门市政府和国家科委正式签订协议,共同创建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厦门火炬高新区”),与当时先后成立的中山火炬高新区、威海火炬高新区并列为全国3个以“火炬”冠名的高新区。随后,鹭岛东北偏僻一隅的小东山,开始酝酿厦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最初萌动。

1990年12月30日,厦门火炬高新区正式破土动工,并启动了0.7平方公里的火炬园建设。1991年3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厦门火炬高新区为国家高新区,厦门火炬高新区成为首批进入“国家队”的高新区。

1991年10月,厦门华联电子有限公司入驻厦门火炬高新区;1992年8月,世界500强企业ABB在华设立的第一家公司——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落户厦门火炬高新区;1993年11月,松下音响在厦门火炬高新区安营扎寨;1994年,玉晶光电、富士电气、麦克奥迪、ABB低压入驻;1995年,厦芝科技、瑞声达、兴联电子、利胜电光源入驻。1992-1995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实现经济超常规发展,中外企业纷纷入驻,工业总产值增长7倍,出口创汇增长66倍。

1996年起,厦门火炬高新区开始进入稳步成长阶段,工业总产值、出口额、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30%以上增幅,企业集群效应初显端倪。1998年1月,戴尔电脑入驻。同年3月,经厦门市科技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厦门火炬高新区实施“一区多园”发展战略。随后,软件园、北大生物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先后兴建,“一区四园”新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2000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13亿元,突破100亿元大关,并成为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2005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达到583亿元。在国家火炬计划实施十五周年总结表彰大会上,厦门火炬高新区荣获“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称号。

“厦门土地狭小、资源贫乏,厦门的发展必须走火炬高新区的发展路子,厦门市企业都应该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厦门发展的第一道路。”2005年第三届全国高新区主任联席会议在厦门召开,时任厦门市市长的张昌平的讲话鞭策并鼓励着厦门火炬高新区人继续前行。

然而,面对新一轮的经济发展竞争,厦门火炬高新区人明白,1.17平方公里的土地已基本饱和,土地面积严重制约了园区发展,窝在寸土寸金的厦门岛里更是难以“大展拳脚”。如何打破空间发展的“瓶颈”?“扩区发展,向岛外挺进,打造厦门高新技术‘硅谷’”,厦门火炬高新区人响亮地喊出了谋篇布局求发展的心声。

2005年6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厦门火炬高新区“扩容”为13.75平方公里。在国家宏观调控、全面清理整顿开发区的大背景下,厦门火炬高新区因孵化功能完善、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集聚效应明显,被国务院批准“扩容”,其优质的发展水平可见一斑。

2005年8月4日,火炬(翔安)产业区全面开工建设,打响了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第一炮,掀起了厦门火炬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新高潮。短短5年,一座现代化的生态科技产业新城迅速崛起,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生力军。截至2010年年底,火炬(翔安)产业区已累计引进企业 500多家,完成工业总产值492.96亿元,园区从业人员近4万人。火炬(翔安)产业区真正发挥出厦门火炬高新区高科技产业化大项目及翔安新城建设“启动器”、“吸附器”的作用。

本站热点

热点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