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4 13:51:27
一、自然生长习性和我国适宜栽培区,菘蓝(Isatis indigotica)和欧洲菘蓝(Isatis tinctoria)适应性较强,能耐寒,喜温暖,怕水涝。春、秋季节温度适宜时,叶片生长肥大。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长,根部顺直,光滑,产品质量好。低洼积水的土壤容易烂根。菘蓝(Isatis indigotica)和欧洲菘蓝(Isatis tinctoria)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一般在长江流域和华北、西北种植广泛。
二、选地整地,种植板蓝根应选疏松肥沃的土壤。前作物收获后及时翻耕,秋耕越深越好,因板蓝根的主根能伸入土中50cm左右,深耕细耙可以促使主根生长顺直,光滑,不分杈。种前每亩施农家基肥3000~4000kg,把基肥撒匀,深耕细耙整地作畦。
三、板蓝根的繁殖
1.种子形态,角果长圆形,扁平,翅状,长13.2~18.4mm,宽3.5~4.9mm,厚1.3~1.9mm,表面紫褐色或黄褐色,稍有光泽。先端微凹或平截,基部渐窄,具残存的果柄或果柄痕;两侧面各具一中肋,中部呈长椭圆状隆起,内含种子1枚。种子长椭圆形,长3.2~3.8mm,宽1.0~1.2mm,表面黄褐色,基部具一小尖突状种柄,两侧面各具一较明显的纵沟(胚根与子叶间形成的痕)及一不甚明显的纵沟(两子叶之间形成的痕)。胚弯曲,黄色,含油分,胚根圆柱状,子叶2枚,背倚于胚根。千粒重10.2g。
2.采集,花期4~5月,果期5~6月,待角果表面成紫褐色或黄褐色时陆续采收,晒干脱粒,放干燥荫凉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