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答
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 装修问答
装修问答
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装修问答

装修问答

直埋电缆如何划分

发布时间:2025-02-07 08:29:39

电缆选型时,需综合考虑环境条件、敷设方式、用电设备要求等因素。在一般环境和场所内,宜选用铝芯电缆;在振动剧烈或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则应选择铜芯电缆。大规模重要公共建筑也可选用铜芯电缆。埋地电缆宜采用有外护层的铠装电缆,或在无机械损伤可能的场所采用塑料护套电缆。在可能位移的土壤中,应选用钢丝铠装电缆或采取措施消除应力。在化学腐蚀或杂散电流腐蚀的土壤中,不宜埋设电缆,如需埋设,应采用防腐型电缆。电缆沟内敷设时,不应使用有易燃和延燃外护层的电缆,宜选用裸铠装电缆、裸铅包电缆或阻燃塑料护套电缆。

电缆的截面选择需根据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和允许电压损失确定,同时考虑环境温度、多根电缆并列及土壤热阻率等因素。电缆线路需进行短路条件下的热稳定校验,但熔断器作为短路保护的电缆线路可不校验。电缆沟内敷设时,空气计算温度应考虑电缆发热、散热及通风效果,必要时可按空气温度加5℃考虑。

电缆埋地敷设时,室外电缆根数为8根及以下且场地有条件时,宜采用直接埋地敷设。电缆埋地深度不应小于0.7米,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米,电缆上下各均匀铺设100毫米厚的细砂或软土,然后覆盖混凝土保护板。寒冷地区,电缆应埋设于冻土层以下,无法深埋时应采取防损措施。直埋深度超过1.1米时可不考虑上部压力的机械损伤。

电缆应避免与建筑物基础、楼板、过墙等处的基础及楼板相接触,防止机械损伤。电缆引入建筑物时,所穿保护管应超出建筑物散水坡100毫米。电缆通过铁路、道路和可能受机械损伤的地段,应穿管保护。电缆沟内敷设时,接头盒下面必须垫混凝土基础板,其长度应伸出接头保护盒两侧0.60~0.70米。

电缆隧道敷设时,净高不应低于1.90米,有困难时局部地段可适当降低。隧道内应采取通风措施,一般为自然通风。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内敷设时,支架层间垂直距离和通道宽度不应小于规定数值。电缆与道路、铁路交叉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应伸出路基1米。

电缆排管内敷设时,应选用特殊加厚的裸铅包电缆。电缆排管应一次留足备用管孔数,当无法预计发展情况时,除考虑散热孔外可留10%的备用孔,但不少于1孔。电缆排管顶部距地面不宜小于0.7米,在人行道下面的排管可不小于0.5米。

低压架空电力电缆适用于地下情况复杂、用户密度高且用户位置和数量变动较大的情况。架空电缆普通吊线或正吊线强度计算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3,辅助吊线强度计算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电缆与架空线路同杆时,电缆应在架空线路的下面,电缆与最下层的架空线横担的垂直间距不应小于0.6米。

电缆保护管内径应大于电缆外径的1.5倍,当电缆与城镇街道、公路或铁路交叉时,保护管的管径不得小于100毫米。保护管弯曲半径应符合所穿入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保护管采用钢管时,其外表面应采用防腐处理。电缆型号的组成包括类别、用途、导体、绝缘、内护层、结构特征、外护层或派生、使用特征等,具体含义和注意事项详见相关标准和规范。

本站热点

热点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