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7 13:21:52
1. 电线规格与直径对照表
电线规格与直径对照表是用来检测电线是否合格的,下面是电线规格与直径对照表的介绍:
1.1 国标电线规格与直径对照表(BV硬线)
1.2 电线规格与直径对照表(BVR软线)
正规合格的产品铜芯的电线1平方毫米能承载6-8安培的电流,一般不要超过6安培比较安全。日常很多电源线是2.5mm2的线,说得就是线的垂直横切面为2.5平方毫米。一般能承受15安培,乘以电压220伏那就是能接3.3千瓦。国标GB4706.1-1992/1998规定的电线负载电流值(部分)铜芯线截面积 直径 允许长期电流2.5 mm2 1.78mm 16A~25A4 mm2 2.2mm 25~32A
2. 电线直径换算公式
电线直径的计算公式为:
电线平方数(平方毫米)=圆周率(3.14)×电线半径(毫米)的平方
知道电线的平方,计算电线的半径用求圆形面积的公式计算:
电线平方数(平方毫米)=圆周率(3.14)×电线半径(毫米)的平方
知道电线的平方,计算线直径也是这样,如:2.5平方电线的线直径是:2.5÷3.14 = 0.8,再开方得出0.9毫米,因此2.5平方线的线直径是:2×0.9毫米=1.8毫米。
知道电线的直径,计算电线的平方也用求圆形面积的公式来计算:
电线的平方=圆周率(3.14)×线直径的平方/4
电缆大小也用平方标称,多股线就是每根导线截面积之和。电缆截面积的计算公式:
0.7854 × 电线半径(毫米)的平方 × 股数
如48股(每股电线半径0.2毫米)1.5平方的线:0.785 ×(0.2 × 0.2)× 48 = 1.5平方
3. 电缆载流量根据铜芯/铝芯不同,铜芯你用2.5(平方毫米)就可以了其标准:0.75/1.0/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300/400...还有非我国标准如:2.0铝芯1平方最大载流量9A,铜芯1平方最大载流量13.5A
4. 导线线径计算
导线线径一般按如下公式计算:
铜线:S= IL / 54.4*U`
铝线:S= IL / 34*U`
式中:I——导线中通过的最大电流(A)L——导线的长度(M)U`——允许的电源降(V)S——导线的截面积(MM2)
5. 载流量估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6. 铜铝线每千米对应电阻
1. 标称截面积/ (铜芯线)
2. 标称截面积/ (铝芯线)
电阻公式:压降=2X电阻X设备总电流-交流电压=设备供电电压
R=p*l/sp—电阻率查表求;l—电阻长度;s—与电流垂直的电阻截面积
两个电阻R串联会变大,成为2R,意味着长度增加1倍,电阻值增加1倍,电阻与长度成正比。
两个电阻R并联,1/2R,横截面积增加1倍,电阻值变为1/2,电阻与截面积成反比。
因此:R=pl/S. p=RS/l
金属丝就是一根水管,电流就是水管里的小鱼,当水管长时鱼就感觉从这端到那端阻力很大很困难,当然管子越细(截面小)感觉也越运动到另一端更困难。
电阻率就是水对鱼的阻力这个性质的常数,无论你管子多长或者多细,水对鱼(电子)的阻力同类水的管子是一样的铜的电阻率0.0175,铝的电阻率0.026。
从载流量上来讲,4平方铜相当于铝线4*0.026/0.0175=4*1.485=5.94平方。但由于铝的耐热性比铜差,所以4平方铜线可用电流能超过6平方铝线。
10平方两芯电缆,温度20时允许载流量为75A,电压降为4.67MV/米在220V电压下可以带动16.5KW以内的电器
截面积1平方毫米长度1米的铜芯线在20摄氏度时电阻为0.018欧,R=P*L/S(P电阻系数.L长度米.S截面平方毫米)电阻为0.72欧。
220V电压下线损的计算为:P=I2R(p损失功率W,i设备电流,r电缆电阻)
设工作时设备电流为50A,则损失功率为50*2*0.72=72W。
电阻率应为p=0.0175欧.毫米^2/米 =1.75*10^-8欧.米
L=6000毫米=6米,S=6平方毫米
R=pL/S=0.0175*6/6=0.0175欧
R=PL/SR是电阻(单位是Ω),P是该种材料的电阻率(铜的电阻率为0.0175 ),L是导体在电流方向上的长度(单位是米m),S是导体垂直于电流方向的横截面积(单位是平方毫米)。
重量用M=PV来计算,M是重量(单位是千克千克)P是密度(铜的密度=8.9×10^3千克/立方米)V是体积(单位是立方毫米)。
7. 举例说明
若500W的功率用多少平方的线缆了?
这要看你用三相还是单相。单相按P=UI三相按P=1.732*UI
假设你是单相:P=UI I=P/U=500/220=2.27 安
假设你是三相:P=1.732UI I=P/1.732U=500/1.732*380=0.75安
压降=电流*导线电阻
导线电阻=(导线长度*电阻率)/导线截面积
电流=用电功率/用电电压
铜的电阻率=1.75*10^-8次方欧.毫米^2/米 =1.75*10^-8欧.米
L=6000毫米=6米,S=6平方毫米
R=pL/S=0.0175*6/6=0.0175欧
R=PL/SR是电阻(单位是Ω),P是该种材料的电阻率(铜的电阻率为0.0175 ),L是导体在电流方向上的长度(单位是米m),S是导体垂直于电流方向的横截面积(单位是平方毫米)。
重量用M=PV来计算,M是重量(单位是千克千克)P是密度(铜的密度=8.9×10^3千克/立方米)V是体积(单位是立方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