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23 07:07:52
路面基层是道路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承受车辆荷载,并将面层传递下来的应力扩散到路基。基层的材料选择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路面的整体性能。根据材料性质,基层可以分为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和碎、砾石基层两大类。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属于半刚性基层,包括石灰、石灰工业废渣、水泥稳定土类材料等。这些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有效抵抗车辆荷载的冲击。
碎、砾石基层则属于柔性基层,主要应用于城市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的基层。为了防止冻胀和湿软,天然砂砾应质地坚硬,含泥量不应超过砂质量的10%,砾石颗粒中细长及扁平颗粒的含量不应超过20%。当用于快速路、主干路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7.5mm。
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根据面层施工方式的不同,每侧应比面层至少宽出300mm(小型机具)、500mm(轨模式摊铺机)、650mm(滑模式摊铺机)。碾压混凝土基层应设置与混凝土面层相对应的接缝,确保路面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在湿润和多雨地区,宜采用排水基层,以减少水分对路面的影响。排水基层下应设置不透水底基层,防止水分渗透到路基中。排水垫层应与边缘水系统相连接,厚度宜大于150mm,宽度不宜小于基层底面的宽度。
在选择基层材料时,应考虑路面的交通量和使用条件。对于特重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宜选用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对于重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宜选用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而对于中、轻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则宜选用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
底基层可采用级配粒料、水泥稳定粒料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等粒料。为了防止下渗水影响路基,底基层顶面宜铺设沥青封层或防水土工织物,以增强路基的防水性能。
在城镇道路基层施工技术方面,原材料应进行质量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城区施工应采用厂拌(异地集中拌合)方式,强制式拌合机拌制,配料应准确,拌合应均匀。应根据原材料含水量、集料颗粒组成、施工温度的变化和运输距离及时调整拌合用水量,混合料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含水量。
在运输与摊铺过程中,拌成的稳定土类混合料应及时运送到铺筑现场。水泥稳定土材料自搅拌至摊铺完成,不应超过3小时;运输中应覆盖,防止水分蒸发和遗撒、扬尘。施工应选择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最低施工温度应在5℃以上。厂拌混合料摊铺时路床应湿润;雨期施工应防止石灰、水泥和混合料淋雨;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应尽快碾压密实。
总之,路面基层的选择和施工技术对确保路面的质量和耐久性至关重要。通过合理选择材料和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可以有效提高道路的整体性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