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8 16:27:12
花毛茛,别称波斯毛茛、洋牡丹,原产于土耳其、叙利亚、伊朗、以色列及欧洲东南部。其花朵硕大、花色丰富,包括红、白、橙、粉等颜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引进栽培花毛茛。近年来,由于其花色鲜艳、丰富且产量高,深受消费者喜爱,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在昆明这一自然气候条件下,结合栽培经验,我们总结了花毛茛的栽培技术。
1. 栽培季节:
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全年无霜期240天以上,低纬度、高海拔,光照充足,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是世界上最适宜生产优质花卉的地区之一。花毛茛喜欢半阴和凉爽的生长条件,在昆明四季均可种植。最佳栽培季节为秋季播种,春季上市。
2. 栽培技术:
2.1 种苗繁殖:
可采用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块根繁殖(分株繁殖)、组织培养等方式进行种苗繁殖。生产上以种子繁殖最为常见,其次是块根繁殖。种子繁殖前,先用温水浸泡12小时,再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处理10分钟,洗净后放入冰箱(3~5℃)中冷藏7~10天。经低温预处理的花毛茛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均显著高于常温贮藏种子(P<0.01),萌芽时间也提前。低温处理后可直播,也可在15~18℃条件下催芽1周再行播种。播种基质可用泥炭与珍珠岩以3:1配比,用纯蛭石盖种,或用泥炭和珍珠岩按1:1拌匀后覆盖,厚度2~3mm即可。一般催过芽的种子播种后7~10天出苗,直播的种子需要20天左右才能出苗。出苗后需特别注意水分的供给,浇水不可太多,以防烂苗,并使幼苗见早、晚的弱光。破心后逐步增加见光时间,可施较薄的肥水,如用30-10-10的复合肥,浓度控制在2000倍液左右,注意间干间湿,防止病害和徒长。3~4片真叶时进行一次分苗,采用穴盘或营养袋分苗,以4:1泥炭土加珍珠岩作基质,5~6片叶时定植。
块根繁殖:以上一年播种培育的小块根为繁殖材料进行栽培。在昆明4~5月花毛茛落叶后从栽培地挖出块根,洗净后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处理10分钟,在通风、干燥、低温环境中脱水,不宜在阳光直射下进行。10月初进行块根处理,清水浸泡12小时,放到3~7℃条件下冷藏。也可用消过毒的基质土,浇水混匀,以不滴水为宜,将种球埋入基质中,直接移入3~7℃低温下处理。低温处理15~30天后移入常温下催芽,暖棚催芽温度以15~20℃为宜,发芽生根整齐、迅速,块根腐烂率低,温度过高块根容易腐烂。待长出4~5个枝条后分株假植。这种方式生产的切花产量较高,且生产周期短,开花早,花茎粗短,重瓣率高,盆花质量也更好。
2.2 移栽:
11月上旬定植,行株距30cm×25~30cm,667m²种植5000株。花毛茛喜微酸性环境,宜选择疏松、肥沃的砂壤土。通常用园土、沙土、腐熟饼肥(鸡粪)按5:3:1的比例配制,或用园土、腐叶土、腐熟有机肥按4:2:1的比例配制。作盆花的,将苗或催芽后的块根栽植于10cm×8cm的营养钵中,为防止块根腐烂,根据所用基质情况,上钵前可先进行消毒处理。
2.3 田间管理:
花毛茛通常进行保护地栽培,喜半阴环境,不需要强光照,但长日照条件能促进花芽分化。春季随着气温的升高和光照的增强,可适度遮荫并加强通风。耐低温,适宜的棚温15~20℃,提高夜温有利缩短生育期,适当降低夜温有利形成紧凑株形。
2.3.1 浇水:
花毛茛较喜水,浇水要充足、及时、均衡。不耐水涝,宜每次浇透,干后再浇。尽量保持植株和棚内空气的干燥,以达到控制株形、控制病害的目的。
2.3.2 追肥:
叶面追肥苗期用0.5~1.0g/kg的尿素液,花蕾期增施0.5~1.0g/kg的磷酸二氢钾液,土壤追肥15-15-15的粒状复合肥1~2次;作为盆花栽培的,进行适当疏蕾,留3~5个即可。有试验表明,花毛茛对氮、钾营养的需求不高,氮、钾营养过高会使花的质量下降,并且会导致钙在茎尖生长点的利用率降低,从而导致茎倒伏。
2.3.3 病虫防治:
花毛茛整个生长期都会有潜叶蝇为害,开花期需注意防治蚜虫。潜叶蝇可用75%的灭蝇胺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施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每隔4~5天进行1次,连续3次。病害主要有灰霉病,菌核病和黑斑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以预防为主。
3. 讨论:
3.1 应用前景:
花毛茛花朵硕大,花色鲜艳丰富,有红、白、橙、粉等色,观赏价值很高,世界各地尤其在欧美已广泛种植,但云南种植还较少,普通市民对这种花了解不多,无论是作为切花,还是盆花,都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在露地花坛应用上的发展空间也很大。
3.2 低温处理种子、块根:
播种前的低温处理可显著提高萌芽速度和出苗整齐度。根据文献资料,处理的温度、时间长短存在一定差异,温度低的-1℃,高的5℃,时间短的5~7天,长的30~40天,均有效果,不同品种对温度、处理时长存在一定差异。
3.3 繁殖方式:
花毛茛可以采用种子、块根、扦插、组织培养等多种方式进行种苗繁殖。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基本上都是杂交种,以种子繁殖为主,组织培养方式生产种苗,需要一定的设备条件和熟练的操作人员,成本较高,但可以较好地保持品种优良性状。扦插由于繁殖系数低,花期较晚,受环境影响大,生产上基本不采用。块根繁殖成苗快、花期早,比较适合作为盆花栽培。
近年来,无论是新品种选育还是栽培技术,国内都取得了很多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上,种质材料缺乏,育种难以取得大的突破;栽培技术方面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没有形成高效规范化技术体系。